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頒秩的意思、頒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頒秩的解釋

謂賜授官位。 唐 韋缜 《讀春令賦》:“曉色分於丹陛,韶華發於紫宸。遂煥爵以頒秩,乃布德而昭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頒秩(bān zhì)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帝王按等級次序頒發俸祿或賞賜。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頒(bān)

    • 本義為“分發”,特指君王或官方自上而下授予賞賜、俸祿等。
    • 例:《周禮·天官·大宰》載“頒職事于邦國”,即分配職務。
    •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卷)
  2. 秩(zhì)

    • 指官吏的俸祿或官職品級,引申為等級、次序。
    • 例:《左傳·莊公十九年》有“秩以祿”,即按等級給予俸祿。
    •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合成詞釋義

頒秩即“按等級次序頒發俸祿”,強調帝王或朝廷依官職高低、功績大小有序分配物質賞賜。其用法多見于先秦至漢代的文獻,後逐漸被“頒祿”“賜秩”等替代。

例句:

《漢書·食貨志》載:“天子頒秩于諸侯,以彰其功。”

來源:《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補充說明

該詞屬古代行政術語,現代漢語已罕用,但可見于曆史文獻或文言研究。需注意與“班秩”(官員等級)、“俸秩”(俸祿等級)等近義詞區分。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頒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頒秩(拼音:bān zhì)指賜授官位,常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君主或朝廷授予官職的行為。


二、單字解析

  1. 頒(bān)

    • 核心義:發布、授予,如“頒發”“頒布”。
    • 古義:通“班”“斑”,可指頭發花白。
  2. 秩(zhì)

    • 常見義:
      • 官職品級(如“加官進秩”)
      • 俸祿(如“厚秩”)
      • 次序(如“秩序”)
      • 十年為一秩(如“七秩大慶”)。

三、文獻例證

唐代韋缜《讀春令賦》中曾用此詞:

“曉色分於丹陛,韶華發於紫宸。遂煥爵以頒秩,乃布德而昭仁。”
此處“頒秩”指朝廷通過授予官位來彰顯仁德。


四、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公文、史書或文學作品中,現代漢語已不常見。需注意結合上下文理解“秩”的具體指向(如官職、俸祿或次序)。

如果需要進一步分析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語境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白厲厲搬用剝露鞭凳秉臬蔔通捕影不着調常起居出疆村鈔飛丹匪妓撫戢富營養化宮割勾征寡剌貫絕韓陵石好住晃搖煥顯胡面子火棒降臨交火嫉盭驚天動地緊貼吝驕俪體六通鸾雙卯冊沐胥南州腦子生鏽潛躍濟跄熱頭肉屏散裝聖躬深巷十寒一暴適俗四稍訴陳遂夜踏紅他山攻錯讬物晚秋作物文工團溫軟無所施其技賢親稀巴爛歇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