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濟跄的意思、濟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濟跄的解釋

儀容敬慎貌。濟,通“ 齊 ”。語出《詩·小雅·楚茨》:“濟濟蹌蹌,絜爾牛羊。” 清 王韬 《淞濱瑣話·田荔裳》:“賓客濟蹌,冠裳畢集。向時納女,遠不能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濟跄是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與古代禮儀、儀态相關,主要出現在文言文或特定文獻中。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解釋,其核心含義如下:

  1. 形容行走儀容莊重、隊列整齊

    此義項源于《詩經·小雅·楚茨》中的“濟濟跄跄”,形容參與祭祀者步履莊重、行列有序的樣貌。漢代毛亨《毛詩故訓傳》注:“濟濟跄跄,言有容也。” 清代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進一步說明該詞描繪的是“執事之人威儀敬慎”之态。此用法強調集體行動時的恭敬與秩序感 。

  2. 同“跻跄”,表恭敬奔走、趨奉行禮

    在明清文獻中,“濟跄”可通假為“跻跄”,表示恭敬地疾步行走或行禮。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載“百官濟跄”,即指百官依禮奔走朝見。清代《康熙字典》引《正字通》釋“跄”時提及“濟跄”與“跄濟”互通,均指向步履恭敬之貌 。

“濟跄”一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典禮、朝儀中參與者步态莊重、行列有序的儀容,隱含着對禮制的敬畏與遵循。其詞義側重集體行為的規範性與儀式感,常見于記述祭祀、朝會等莊重場合的文獻。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第7卷第128頁。
  2. 《漢語大字典》(第三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年,“跄”字條。
  3. 毛亨《毛詩故訓傳》,中華書局影印本。
  4.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5. 沈榜《宛署雜記》,北京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社紙質文獻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濟跄”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儀态莊重、舉止恭敬的群體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儀容敬慎
    指衆人聚集時儀态端正、神情肅穆的樣子,強調舉止的規範與恭敬()。
  2. 通假字關系
    “濟”通“齊”,意為整齊;“跄”指步态有節,合起來表示人群整齊且合乎禮節的狀态()。

二、出處與用例

三、應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正式場合,如描寫曆史人物群像(如唐代文臣武将濟濟跄跄)、慶典或儀式中的賓客()。

四、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常見于文學創作或引用古典文獻時,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莊重、肅穆的意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詩經》及清代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百衲碑般般背字兒變缞蒼顔朝晩蟲出丑奴兒抽繹春澌達爾杜弗道真煅石膏耳報神訪親棐忱屝履霏霧斧資勾集呱咭官品好畤田合赙繭物兼紫蛟龍失水金斧軍要開源克甯軍科谪寬懷大度遼東半島柳眼梅腮六幺令洛伯蒙蒙亮暝色耐勞内常侍起面瓊璈祈使句祛練神明曲儒沙模兒銅錢試闱肅澹素韻太陽穴亭決讬情脫選蚊船無邊無際無何有鄉廈門校歌寫經換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