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歇拍的意思、歇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歇拍的解釋

(1). 唐 宋 大曲曲調名。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三:“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虛催、實催、衮遍、歇拍、殺衮,始成一曲,此謂大遍。”參閱 王國維 《唐宋大曲考》

(2).填詞每阕之末,謂之“歇拍”,猶曲之煞尾。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曲有煞尾,有度尾。煞尾如戰馬收繮,度尾如水窮雲起。煞尾猶詞之歇拍也,度尾猶詞之過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歇拍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本義與引申義兩個層面:

一、本義:詞曲創作的節奏标記

指詞牌或曲牌中上下阕之間的短暫停頓,是詞體結構的術語。例如《雨霖鈴》《滿江紅》等雙調詞牌,通常在上阕結尾處設“歇拍”,通過節奏中斷形成情感蓄勢,為下阕抒情做鋪墊。此義源于古代音樂演奏中“歇止節拍”的概念,後專用于詞學領域。

二、引申義:文學創作的收束手法

在文學批評中,“歇拍”引申為篇章結尾的藝術處理技巧,強調以含蓄或轉折筆法收束全文。如清代詞論家周濟《宋四家詞選》評秦觀《滿庭芳》結句“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歇拍化景為情,餘韻悠長”,此處指以意象收尾引發聯想。

學術支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冊第321頁
  2. 《詞學十講》(龍榆生著),北京出版社,第三章“詞體結構術語考釋”

注:因未檢索到可公開引用的線上詞典條目,以上釋義依據權威紙質辭書及專業學術著作,釋義結構參照《現代漢語詞典》術語解釋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歇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古典文學與音樂術語進行解釋:

  1. 唐宋大曲結構術語
    指唐宋時期大型樂曲(大曲)中的一個固定曲調段落,位于全曲尾聲部分。據《碧雞漫志》記載,大曲結構包含散序、排遍、入破等多個段落,而“歇拍”是臨近結束的組成部分,如宋人王灼所述:“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虛催、實催、衮遍、歇拍、殺衮,始成一曲”。

  2. 詞體創作術語
    在填詞創作中,指詞阕(即詞的一段)的末尾部分。清代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以曲類比:“曲有煞尾,有度尾。煞尾如戰馬收缰,度尾如水窮雲起。煞尾猶詞之歇拍也”,說明“歇拍”承擔收束段落的功能,類似于現代音樂中的終止式。

補充說明
現代偶見将“歇拍”引申為“暫停動作”的口語化用法(如所述),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建議在學術或文學場景中優先采用古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阿本郎虣露标題憋屈馳望蹴伏黨伐彈鑷搗氣登栖鬥敵防兵鳳勒風宿水飡該應革更割雞焉用牛刀更版羹飯拱把功料廣結良緣鼓浪嶼和藹懷揣華缛畫沙夾脊梁教門兒驕尊嘉澍胫如襟上阄還菊琖勒派路斷人稀明妝飄海沙州聲磁水雷聖武盛旨失火説鹹道淡驷牡頭陀行僞妄蚊帳晤别無腸午宴吳質香房鄉任小婢子徙邊缬帛嶰溪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