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南方地區。《楚辭·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 姜亮夫 校注:“南州猶南土也,此當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晉書·羊祜傳》:“南州人征市日,聞 祜 喪,莫不號慟。” 清 吳偉業 《庚子八月訪同年吳有調有感賦贈》詩之四:“南州師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葉葉 《庚戌紀事》詩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紅綿花下午沉沉。”
(2).指 豫章郡 。《後漢書·徐稺傳》:“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憂,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衆怪,不知其故。 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元 張養浩 《詠史詩·朱震》:“如何當日 陳蕃 榻,止為 南州 孺子 懸。”
(3).借指 徐稺 。 清 宋琬 《韓子新歸中州詩以贈之》:“邑宰聞生來,下榻如 南州 。”
(4).指 南陽 。《後漢書·王常傳》:“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 ,後會 昆陽 ,幸賴靈武,輒成斷金。 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 。” 李賢 注:“謂以廷尉行 南陽 太守。”
(5).指兩 粵 。 南朝 梁 江淹 《遊黃蘖山》詩:“ 南州 饒奇怪,赤縣多靈仙。” 唐 杜甫 《從人覓小胡孫許寄》詩:“人説 南州 路,山猿樹樹懸。” 仇兆鳌 注引 顧宸之 曰:“兩 粵 為 南州 路。”
(6).古代州名。 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 , 宋 改 南川縣 。即今 四川省 南川縣 。
“南州”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泛指南方地區
這是最廣泛的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楚辭·遠遊》中“嘉南州之炎德兮”,以及《晉書》提到“南州人征市日”均指代南方地域。
特指豫章郡(今南昌一帶)
《後漢書·徐稺傳》記載東漢名士徐稺(字孺子)為豫章人,文中“南州高士”即指豫章郡。元代張養浩詩中“南州孺子”也沿用此典故。
借指徐稺或高士
“南州”常作為徐稺的代稱,如清代宋琬詩中“下榻如南州”即借用徐稺受陳蕃禮遇的典故。
曆史行政區劃
其他特定指代
少數文獻中指南陽(河南西南部)、兩粵(廣東、廣西)等,如南朝梁代文獻提及“指兩粵”。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例證或更詳細曆史沿革,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南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南方的州,特指古代指南方地區的行政區域或轄區。
《南州》的部首是「又」,拆分成「卩」和「冖」兩個部首,總共有8個筆畫。
《南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政區域劃分。在古代中國的行政制度中,國家分為道、郡、州等不同層級,州是其中一級行政區域的劃分。而南州則是指南方地區的州,用以表示南方地區的行政轄區。
《南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南洲」。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洲」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古時的「洲」字由「月」和「川」兩個部分組成,表示水中的陸地。
1. 南州的風景優美,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遊覽。
2. 這座城市曾是古代南州的州治所在。
南州可以與其他詞語結合,組成新的詞彙,例如:
1. 南州風情
2. 南州文化
3. 南州風光
與南州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南方地區
2. 南部州
3. 南方行政區
與南州意思相反的詞語是北州,指的是北方的州。例如:
1. 南州和北州地理位置相反。
2. 他出生在北州,卻在南州工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