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南方地區。《楚辭·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 姜亮夫 校注:“南州猶南土也,此當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晉書·羊祜傳》:“南州人征市日,聞 祜 喪,莫不號慟。” 清 吳偉業 《庚子八月訪同年吳有調有感賦贈》詩之四:“南州師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葉葉 《庚戌紀事》詩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紅綿花下午沉沉。”
(2).指 豫章郡 。《後漢書·徐稺傳》:“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憂,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衆怪,不知其故。 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元 張養浩 《詠史詩·朱震》:“如何當日 陳蕃 榻,止為 南州 孺子 懸。”
(3).借指 徐稺 。 清 宋琬 《韓子新歸中州詩以贈之》:“邑宰聞生來,下榻如 南州 。”
(4).指 南陽 。《後漢書·王常傳》:“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 ,後會 昆陽 ,幸賴靈武,輒成斷金。 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 。” 李賢 注:“謂以廷尉行 南陽 太守。”
(5).指兩 粵 。 南朝 梁 江淹 《遊黃蘖山》詩:“ 南州 饒奇怪,赤縣多靈仙。” 唐 杜甫 《從人覓小胡孫許寄》詩:“人説 南州 路,山猿樹樹懸。” 仇兆鳌 注引 顧宸之 曰:“兩 粵 為 南州 路。”
(6).古代州名。 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 , 宋 改 南川縣 。即今 四川省 南川縣 。
南州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核心層次,結合曆史文獻與權威辭書綜合闡釋:
指中國南方地區或南方州郡。此義項強調方位概念,常見于古代文獻:
《後漢書·徐穉傳》載"南州高士"徐穉(豫章人,今江西南昌),此處"南州"即代指南方地域 。
唐代王勃《滕王閣序》"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中的"新州"屬南州範疇,反映唐代對南方州縣的統稱 。
秦漢至南北朝
唐宋時期
隱逸象征
因徐穉"南州高士"典故而衍生為隱士居所的代稱,如王安石《寄袁州曹伯玉使君》:"南州高士心如水,夜雨爐亭歲欲周" 。
南方風物指代
詩詞中借指南方特有景緻與物産,如陸遊《南州行》"南州富荔枝,累累照郊野" 。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古籍原文鍊接需對應權威數據庫,此處僅标注文獻名稱;現代辭書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核查原文。)
“南州”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泛指南方地區
這是最廣泛的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楚辭·遠遊》中“嘉南州之炎德兮”,以及《晉書》提到“南州人征市日”均指代南方地域。
特指豫章郡(今南昌一帶)
《後漢書·徐稺傳》記載東漢名士徐稺(字孺子)為豫章人,文中“南州高士”即指豫章郡。元代張養浩詩中“南州孺子”也沿用此典故。
借指徐稺或高士
“南州”常作為徐稺的代稱,如清代宋琬詩中“下榻如南州”即借用徐稺受陳蕃禮遇的典故。
曆史行政區劃
其他特定指代
少數文獻中指南陽(河南西南部)、兩粵(廣東、廣西)等,如南朝梁代文獻提及“指兩粵”。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例證或更詳細曆史沿革,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安坦安休被裡碑文并鹽逋緩不齊彩選參謀常用對數毚檀超隽懲辦定金鈍蒙多蒙範蔡犯鬥槎蜂衙紛擾福草官禁汩碌碌合音字魂傍要離駕空奬寵江上郊霈焦然盡顇金鈎子近體詩駿足亢意蠟絹畫狼羊同飼老娘家厘運栊枞輪箱馬絡迷錯糜滅缗襁内境輕徐秋蕪喪制騷場死氣四通八達騰蹀挺擢統總文言文武陵客現影蕭拆魚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