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官的意思、廢官的詳細解釋
廢官的解釋
謂有職而無其官,或有官而不稱其職。《論語·堯曰》:“謹權量、審法度、脩廢官,四方之政行焉。” 楊伯峻 注引 清 趙佑 《四書溫故錄》:“或有職而無其官,或有官而不舉其職,皆曰廢。”
詞語分解
- 廢的解釋 廢 (廢) è 停止,不再使用:廢弛(應該施行而不施行)。廢除。廢黜(罷免,革除)。廢帝(被廢黜的皇帝)。廢棄。廢止。廢置。因噎廢食。 沒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廢話。廢品。廢墟(受到破壞之後變成荒蕪的地
- 官的解釋 官 ā 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廳。官爵。 屬于國家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官方。官府。 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廢官”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方面:
一、基本解釋
指存在官職卻無實際任職者,或官員雖在任但不稱職的情況。該詞由“廢”(廢棄、荒廢)與“官”(官職)組成,字面可理解為“被荒廢的官職”。
二、出處及注解
最早見于《論語·堯曰》的治國綱領:“謹權量、審法度、脩廢官,四方之政行焉。”清代學者趙佑在《四書溫故錄》中注解為兩種情形:
- 有職無官:職位設立卻長期空缺,導緻行政職能缺失
- 有官不職:官員雖在任但未履行相應職責
三、曆史背景與運用
該詞反映了古代對官僚體系效能的重視。孔子提出“脩廢官”作為施政要務,旨在通過整頓官職設置和官員履職情況,确保國家機器的有效運轉。這一概念在曆代政治改革中常被引用,強調官職設置需與實際治理需求相匹配。
四、現代延伸
當代語言使用中,“廢官”可延伸比喻機構中虛設的職位或不作為的官僚現象,具有警示組織管理效率的意味。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廢官》這個詞是指被廢黜或解除官職的官員。它的拆分部首是“廣”和“宀”,其中“廣”表示廣闊、宏大的意思,而“宀”表示官職、官員的意思。根據筆畫,它共有11筆。
《廢官》這個詞源自古代中國的官僚制度,當時的官員因各種原因可能會失去官職,被廢為庶人或免職。在繁體字中,“廢”字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古代漢字中,“廢官”這個詞的寫法也有一些變化。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寫法為“廢官”。而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寫法為“黔官”。盡管寫法有所不同,但都指的是被廢除官職的官員。
以下是一些關于《廢官》的例句:
1. 由于************,他被宣布為廢官。
2. 警告了多次,他仍不改正錯誤,最終被廢為庶人。
與《廢官》相關的組詞有:廢黜、革職、撤職等。
與《廢官》近義的詞有:免職、被開除等。
與《廢官》反義的詞有:任官、升職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