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質爛柯的意思、王質爛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質爛柯的解釋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信安郡 石室山 , 晉 時 王質 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棊而歌。 質 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 質 ,如棗核。 質 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 質 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後喻山中方數日,世上已千年。亦用為醉心棋藝的典實。《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仙家每每好此,所以有 王質 爛柯之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王質爛柯”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傳說的成語,其核心含義與時間流逝、人事變遷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典故來源

該成語出自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晉代王質在信安郡石室山(今浙江衢州爛柯山)砍柴時,偶遇仙人下棋。他觀棋片刻後,發現斧柄(柯)已腐爛,歸家時發現已過數百年,親人皆逝,故有“山中方數日,世上已千年”之說。

2.比喻意義

3.文化影響

4.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因交友不慎導緻品德敗壞”的釋義,但此說法與主流文獻記載不符,可能為誤傳。建議以《述異記》《志林》等古籍記載為準。


該成語通過奇幻故事,生動诠釋了時間相對性與人世無常,兼具文學意蘊與哲學思考。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述異記》原文或衢州爛柯山的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王質爛柯》的意思

《王質爛柯》是指一件本來具有潛力或價值的事物出現了破損或失去了原有的用途,已經毫無價值可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王質爛柯》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王(radical: 玉,筆畫:5)、質(radical: 貝,筆畫:9)、爛(radical: 火,筆畫:11)、柯(radical: 木,筆畫:9)。

來源

《王質爛柯》一詞出自《洛神賦》是中國古代文學名篇,由東晉文學家曹操創造。原文為:“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追求美女洛神的曹操,見洛神終日遊玩于敬亭山上,遂寫下了這首詩。其中,“洛神賦”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然。”一節寫了洛神的美貌動人,被喻為“玉容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王質爛柯》。

繁體字

《王質爛柯》的繁體字為《王質爛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王質爛柯》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差不大,基本上沒有變化。

例句

1. 他曾是公司的頂尖設計師,但如今因為不負責任的态度和低劣的品質,成了“王質爛柯”。

2. 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作者的拖延和不專注,變成了一篇“王質爛柯”。

組詞

1. 王者:指帝王或具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人。

2. 破損:指物品出現裂縫、損壞或失去原有的完整性。

3. 價值:指事物所具有的價值或重要性。

4. 潛力:指事物内在具備的未被發掘或開發的潛在能力。

近義詞

失去了原有價值的事物還可以用“不值一提”、“被遺忘的廢物”或“草木皆兵”來形容。

反義詞

與《王質爛柯》意思相反的詞彙為“鳳毛麟角”、“可遇不可求”或“桃李滿天下”,用于形容珍貴珍貴、難得或優秀的事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