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邸史的意思、邸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邸史的解釋

郡國駐京邸的記事官。 北周 庾信 《周大将軍崔說神道碑》:“﹝祖 辯 父 楷 ﹞并厲風霜,俱張鋒穎,邸史疊迹,官曹澟然。” 倪璠 注:“邸史者,按郡有邸及從事史。”《新唐書·忠義傳·高沐》:“後 英 ( 林英 )奏事京師,脅邸史言 沐 以誠款結天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邸史”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官職,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郡國駐京邸的記事官,主要負責記錄、上報地方郡國在京城的各類事務。


二、職責與背景

  1. 職能範圍
    作為郡國在京城設立的“邸”(類似駐京機構)中的官員,負責文書記錄、信息傳遞及與中央政府的溝通。
  2. 曆史文獻例證
    • 北周庾信《周大将軍崔說神道碑》提到“邸史疊迹”,說明其工作繁重。
    • 《新唐書》記載高沐事件中,邸史曾被脅迫作僞證,反映其參與政治事務。

三、字義解析


四、相關職位

與“從事史”等職位類似,均屬地方派駐中央的文職系統,負責行政與信息管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或北周庾信相關碑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邸史(讀音:dǐshǐ)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首部分是“邑”(yì),意思是城市或社區;其次是“史”(shǐ),意思是曆史或記載。按照筆畫順序來看,邸史有11個筆畫。 邸史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官職名稱,是指管理某個地方的城邑事務的官員。他們負責記錄、維護和傳承那個地方的曆史文化。例如,清代時期,每個縣的文書官員都稱為邸史。 在繁體字中,邸史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今天有所不同。邸史在篆字時期的寫法類似于現代的形式,但有些筆畫的順序可能有所變化。不過,這種變化不會影響我們對它的理解。 以下是一個用邸史這個詞彙的例句: 邸史們記錄了這個古城中的許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邸史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新詞,形成不同的意思。例如,“城邑”(chéngyì)表示城市,或者“曆史”(lìshǐ)表示曆史的記錄和研究。 邸史的近義詞可以是“縣史”(xiàn shǐ),表示縣級地區的曆史記錄和研究。反義詞可能是“未見之史”,表示沒有見到過的曆史。 希望以上内容能回答你的問題,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