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犀柄麈尾的意思、犀柄麈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犀柄麈尾的解釋

以犀角為柄的麈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王長史 病篤,寝卧燈下,轉麈尾視之……及亡, 劉尹 臨殯,以犀柄麈尾著柩中,因慟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犀柄麈尾”是魏晉時期名士清談時使用的一種雅器,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材質與結構

    • 犀:指犀牛角,用于制作柄部,材質珍貴且象征身份。
    • 柄:器物的把手部分,此處指麈尾的手持部分。
    • 麈尾:形似拂塵,由獸毛(如麈鹿尾毛)制成,用于拂拭或清談時揮動示意。
  2. 功能與文化意涵
    魏晉名士在清談(玄學讨論)時手持犀柄麈尾,既用于拂穢清暑,也作為身份和學識的象征,類似文人雅士的“權杖”。其犀角材質更突顯持有者的高雅地位。

  3. 曆史背景
    該器物流行于魏晉南北朝,與當時崇尚玄學、追求超脫的社會風氣密切相關,成為名士形象的代表物之一。

相關延伸

總結來看,“犀柄麈尾”不僅是一種實物工具,更是魏晉風骨的文化符號,承載着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犀柄麈尾》的意思

《犀柄麈尾》是一個成語,意為“善于馴服的人”,也可形容人的才能出衆、有智慧,善于處理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犀柄麈尾》的部首拆分為“犭”、“木”、“鹿”、“尾”,總共有19畫。

來源

《犀柄麈尾》最早出現在《列子·仲尼篇》中,形容孔子非常聰明智慧,善于應對各種情況。

繁體

“犀柄麈尾”在繁體字中寫作“犀柄麈尾”,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犀柄麈尾》的書寫方式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他真是一個能駕馭任何困難的犀柄麈尾。

組詞

組詞:犀角、鹿皮、尾巴、柄杆。

近義詞

近義詞:智者、聰明人、明智。

反義詞

反義詞:愚昧、無能、笨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