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奮揚的意思、奮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奮揚的解釋

(1).有力地顯揚。《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哀衆,遂發讨師,奮揚武德。”《漢書·匈奴傳下》:“時鮮有所獲,徒奮揚威武,明 漢 兵若雷風耳。”

(2).奮發激揚。《魏書·李崇傳》:“ 崇 辭於 顯武殿 ,戎服武飾,志氣奮揚。” 宋 蘇轼 《上神宗皇帝書》:“夫彈劾積威之後,雖庸人亦可以奮揚;風采消委之餘,雖豪傑有不能振起。” 明 陸采 《懷香記·定策征吳》:“鼓舞戎行,非奮揚無以報德。”《清史稿·楊吉砮傳》:“願敵盡垂首,我軍奮揚,人不遺鞕,馬無颠躓,惟天其助我!”

(3).形容高聳挺拔。 漢 王粲 《柳賦》:“枝扶疏而覃布,莖森梢以奮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奮揚”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有力地顯揚
    多用于描述武力、德行或威嚴的彰顯。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奮揚武德”,《漢書·匈奴傳》也記載“奮揚威武”,均強調通過軍事或行動顯揚力量。

  2. 奮發激揚
    指精神或情緒的高昂激蕩。如《魏書·李崇傳》描述李崇“志氣奮揚”,蘇轼在奏疏中提及“雖庸人亦可以奮揚”,均體現積極振奮的狀态。

  3. 形容高聳挺拔
    用于描繪物體形态的直立挺拔。漢代王粲在《柳賦》中以“莖森梢以奮揚”形容柳枝高聳的姿态。


二、語境應用示例


三、詞義關聯與延伸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文獻和現代用法,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出處,可參考、2、5、6的原始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奮揚(fèn yáng)一詞是中文中常用的一個詞彙,表示積極努力、奮勇向前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力”(lì)部,右邊是“攵”(pū)部。總共有11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是由“鬥”(dǒu)和“助”(zhù)兩個字合并而成。在繁體中,奮揚的寫法保持一緻。在古時候,奮揚的寫法有所不同,通常表達為“奮揚”(fèn yáng)。以下是一個例句:“在面對困難時,他立志要奮揚精神,不輕言放棄。” 組詞方面,可以使用“奮鬥”、“揚長而去”等與奮揚相關的詞語來表達類似的意思。與奮揚意思相近的近義詞有“振奮”、“勤奮”等,而與之相反的反義詞則有“消沉”、“懈怠”等。希望這些内容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