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op over;break one's journey] 逗留,停留
我們回京途中,在石家莊暫作勾留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 朱自清《背影》
(1).逗留;停留。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詩:“未能抛得 杭州 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清 汪士通 《醉花陰》詞:“蘼蕪緑偏 江 南路,燕語鶯啼處。隨地得勾留,臨水登山,直向 瓜洲渡 。” 楊朔 《赤道雪》:“最近我在 東非 勾留了一陣,着實領略了一番 坦噶尼喀 的奇風異景。”
(2).挽留;耽擱。 唐 章孝标 《上浙東元相》詩:“雪晴山水勾留客,風暖旌旗計會春。” 柔石 《别》:“‘我去了。’‘你不是說還有話麼?’妻又下意識的想勾留他一下說。‘是呀,最後的一個約還沒有訂好。’” 茅盾 《動搖》:“ 陸慕遊 并不荒唐到忘記了歡送特派員,乃是他被一件更重要的事勾留了身,抽不出空兒來。”
(3).因鈎挂而留下。 清 袁枚 《新齊諧·燒狼筋》:“但見房門布簾閃顫不已,揭視之,釵挂其上,蓋女公子走過時為簾所勾留耳。”
“勾留”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為短暫停留、逗留,也可引申為因某種原因耽擱或挽留。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用法分析:
基本含義
指因事或主動選擇在某地短暫停留。例如:
“四人高興,一路說笑,勾留頑耍,進城遲了,已經昏黑。”(出自《儒林外史》)
“我們回京途中,在石家莊暫作勾留。”
引申含義
總結來看,“勾留”既可指具體的短暫停留,也可表達情感或事務上的羁絆,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含義。
勾留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勾”和“留”兩個部分組成。
“勾”的拆分部首是“勹”,它表示手的形狀。
“留”的拆分部首是“田”,它表示田地。
勾留的來源是古代法律制度中的一種強制措施,指被拘留或關押在牢獄中。
勾留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勾留」。
在古時候,勾留的另一種漢字寫法為「拘留」,表示被拘留或禁锢在一處。
例句: 1. 案件正在調查,嫌犯已被勾留。 2. 他因涉嫌犯罪被警方拘留勾留。
組詞:留守、勾結、勒索。
近義詞:拘留、關押、拘捕。
反義詞:釋放、放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