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端的意思、鈎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端的解釋

竹名。《山海經·西山經》:“其﹝ 嶓冢之山 ﹞上多桃枝鉤端。” 郭璞 注:“鉤端,桃枝屬。” 袁珂 校注:“桃枝,竹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鈎端”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竹類名稱)

根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鈎端”是一種竹類植物的名稱,屬于桃枝竹屬。該詞最早出現在古籍中,如:

“其(嶓冢之山)上多桃枝鈎端”

郭璞與袁珂的注釋均指出“桃枝”為竹名,說明“鈎端”特指特定竹類,屬于古代植物學範疇的專有名詞。

二、現代引申義(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釋義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揭露事物核心或展現深刻洞察力,例如:

需注意的是,這一引申用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語義擴展,且目前僅有少數來源提及(如),權威性存疑。

總結建議

若用于古文解讀或植物學研究,應優先采用“竹名”釋義;若在文學創作或口語中使用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適用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鈎端的意思

鈎端是一個常用的成語,表示事情的關鍵或核心部分。它常常用來形容一個問題、事件或情況的最重要的方面或關鍵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鈎端的拆分部首是鈎(钅)和端(立)。鈎端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鈎端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宣公十二年》:“将之禮也,則取爵槿之端也,合之射鈎,則取爵槿之梗也。”意思是通過将爵杯合在一起,就能夠取得杯底的關鍵器具。後來演變為用來描述事情的要點或關鍵。

繁體

鈎端的繁體字為鉤端。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古籍記載,在古代,鈎端的寫法為鈎(亅)端(立)。此寫法和現代寫法相比,鈎的部分使用了亅的字形。

例句

1.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必須抓住鈎端,找到最關鍵的因素。

2. 這篇文章的鈎端是作者對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組詞

無鈎端,鈎端問題,鈎端之地

近義詞

重點、關鍵、要害

反義詞

次要、次重要、次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