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聖的意思、後聖的詳細解釋
後聖的解釋
後世聖人。《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附 平帝 元始 中 王元後 诏:“ 夏禹 卑宮室,惡衣服,後聖不循。” 漢 王粲 《正考父贊》:“名書金鼎,祚及後聖。”
詞語分解
- 後的解釋 後 (③後⑥後) ò 上古稱君主:商之先後(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後。太後。 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前”相對:後窗戶。後面。後學。後綴。後進。 時間較晚,與“先”相對:日後。後福。後期。 指次序
- 聖的解釋 聖 (聖) è 舊時稱所謂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聖人。聖哲。 最崇高的,對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稱:神聖。聖潔。聖地。聖經。 封建時代美化帝王的說法:聖上。聖旨。聖明。 稱學問、技術有特高成就的:聖
網絡擴展解釋
“後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hòu shèng(注音:ㄏㄡˋ ㄕㄥˋ)
- 詞義:指“後世聖人”,即後代具有卓越智慧或道德成就的聖賢人物。
二、引證與出處
- 《孟子·離婁下》
提到“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強調無論前代還是後代的聖人,遵循的準則是一緻的。
-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記載漢平帝诏書中“夏禹卑宮室,惡衣服,後聖不循”,說明後聖并非盲目效仿前人。
- 王粲《正考父贊》
用“名書金鼎,祚及後聖”表達功績對後世聖人的影響。
三、詞義解析
- 構詞:“後”指時間上的後續,“聖”指品德或智慧超凡的人,組合後特指未來時代的聖賢。
- 用法: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強調聖賢精神的傳承與時代適應性。
四、相關擴展
- 反義詞:先聖(指前代聖人)。
- 文化意義:體現儒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延續性,如《孟子》所述,不同時代的聖人雖方法不同,但核心原則統一。
五、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曆史、哲學研究或引用古籍時。例如:“後聖不循古制”可形容革新者突破傳統的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孟子》《史記》等原典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後聖》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後聖》是指在儒家經典《論語》中提到的孔子之後的聖人。孔子被尊為“先聖”,而在他之後,有人認為還出現了一些同樣具有聖人風範的人物,稱他們為“後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後聖》這個詞可以拆分為:
- 後:部首“彳”,總筆畫2。
- 聖:部首“土”,總筆畫9。
來源
“後聖”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一章中,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與孔子讨論仁德問題時提出的一個觀點。
繁體
在繁體字中,後聖的寫法為「後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後聖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子路問孔子:“有人稱您為‘先聖’,那麼孔子之後就沒有聖人了嗎?”孔子回答道:“還會有‘後聖’出現。”
2. 現在很多人普遍認為,盡管孔子是先聖,但在後世,也有很多後聖的出現。
組詞
組詞:先聖、聖人、聖者、聖道。
近義詞
近義詞:後儒、後聖人、後賢。
反義詞
反義詞:先賢、前聖、前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