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毛濟世的意思、拔毛濟世的詳細解釋
拔毛濟世的解釋
謂受輕微損失而能有利于世人。語出《列子·楊朱》:“ 禽子 問 楊朱 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 楊子 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 禽子 曰:‘假濟,為之乎?’ 楊子 弗應。”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三:“隻‘平生幾兩屐’,細味之亦疏;而‘拔毛濟世’事,尤牽強可笑。以予觀之,此乃俗子謎也,何足為詩哉!”
詞語分解
- 拔的解釋 拔 á 抽,拉出,連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長。 奪取軍事上的據點:連拔數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兒。 選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樹、建築物等高聳在地面上)。
- 濟世的解釋 在金錢、物質等方面救濟世人濟世之舉詳細解釋救世;濟助世人。《莊子·庚桑楚》:“簡髮而櫛,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 成玄英 疏:“此蓋小道,何足救世。”《後漢書·盧植傳》:“性剛毅有大節,常
專業解析
"拔毛濟世"是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極其吝啬自私,連付出極微小的代價去幫助他人或做有益于天下的事都不願意。
詳細解釋:
-
字面含義:
- 拔毛: 拔下一根汗毛(或毛發)。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的個人損失或付出。
- 濟世: 救濟世人,幫助天下,做有益于社會大衆的事情。
- 合起來,字面意思是:連拔一根汗毛(這樣微小的犧牲)去救助世人都不願意。
-
引申義與用法:
- 該成語并非字面理解的“願意犧牲微小利益去幫助世人”,而是恰恰相反,用于諷刺那些極端自私、吝啬到極點的人。
- 它強調個人私利至上,即使是對自己損失極小(如拔一根毛),但對他人或社會有益的事情,也堅決不肯去做。
- 常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用于批評那些毫無公益心、極度吝啬或冷漠無情的人。
-
出處與典故:
- 該成語典出《孟子·盡心上》。原文是孟子評論楊朱和墨子兩種極端思想時所說: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 楊朱(楊子) 主張“為我”(極端個人主義),認為即使拔自己一根汗毛就能讓天下人得利,他也不願意做(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就是“拔毛濟世”(更準确地說,是“不肯拔毛濟世”)思想的直接來源。
- 墨子 主張“兼愛”(無差别的博愛),即使從頭頂到腳跟都磨傷(摩頂放踵),隻要對天下有利,他也願意去做。這與楊朱的思想形成鮮明對比。
- 因此,“拔毛濟世”實際上是後世對楊朱這種極端自私思想的概括和諷刺,并非一個褒義詞或中性詞。
-
現代詞典釋義舉例:
- 根據《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的解釋,“拔毛濟世”或更常見的表述“一毛不拔”(其思想根源即在于此),意指:
形容人非常吝啬自私,連極微小的東西也不肯拿出來。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 它強調的是一種拒絕任何形式利他行為的極端個人主義态度。
-
反義對比:
- 與“拔毛濟世”(所諷刺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的成語是“摩頂放踵”(出自同一段《孟子》),形容不辭勞苦,舍己為人。
“拔毛濟世”并非字面理解的犧牲小我,而是源自《孟子》對楊朱思想的批判,用于諷刺和貶斥那些極端自私吝啬、連付出最微小代價去幫助他人或造福社會都斷然拒絕的人。它深刻揭示了一種隻顧自身利益、毫無社會責任感的處世态度。
網絡擴展解釋
“拔毛濟世”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微小的個人犧牲來幫助他人或造福社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á máo jì shì
- 字面意思:拔下自己的一根毛發來救濟世人。
- 引申義:比喻承受輕微損失卻能産生廣泛的積極影響,強調以小代價換取大利益。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列子·楊朱》中的對話:
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
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
禽子曰:“假濟,為之乎?”
楊子弗應。
解讀:楊朱認為拔一毛無法真正拯救世人,但成語後來演變為肯定“微薄之力也能助人”的積極意義。
三、用法與特點
- 詞性:中性成語,可作賓語或定語。
- 適用場景:
- 形容個人或組織通過小貢獻實現社會價值。
- 強調犧牲精神與利他主義,如公益行為、資源共享等。
- 反義詞:一毛不拔、鐵公雞(極端自私)。
四、評價與争議
- 正面角度:倡導“積少成多”的奉獻精神,符合傳統美德。
- 質疑觀點:部分學者(如金代王若虛)認為該成語邏輯牽強,甚至譏其為“俗子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背景或例句,可參考《列子·楊朱》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覽...
保姆不殰不絶如線瞋心楚得楚弓從表弟爨滌宕挨刀筆倒沫登祇德祚多多許風論風姨阜財謡覆繖弓挂天山瓜分鼎峙孤犢觸乳河煎花蚨火正漸染驕熙唧哝寄興絶色狂風怒號寬和硱磳冷眼人零星離罔龍須友怒浪泡蘑菇弸中彪外七菱八落請春客屈谷巨瓠射門生饩適如其分十三經失算實用性收納霜災殊待署額舒坦跳波屠龍之伎望廬山瀑布舞池五禽戲物性小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