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災的意思、霜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災的解釋

[frost hazard] 霜造成的對作物等的危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霜災,又稱霜凍災害,是農業氣象災害的一種,指在農作物生長季節内,因地面或植物表面溫度驟降至0℃以下,導緻空氣中水汽凝結成霜,造成植物組織凍結、細胞損傷甚至死亡的自然現象。該災害多發生于春秋兩季的晴朗無風夜間或淩晨,對溫帶、寒溫帶地區的農業生産威脅顯著。

從形成機制看,霜災可分為三類:平流霜凍(冷空氣大規模入侵)、輻射霜凍(地面熱量快速散失)、混合型霜凍(兩者共同作用)。其危害程度受地形、作物品種、發育階段等多重因素影響,例如低窪地段的「霜穴效應」會使受災程度加劇。

據《中國氣象災害大典》記載,霜災典型表現為:葉片出現水浸狀斑塊、莖稈變褐軟化、穗部發育停滞。1953年4月華北地區發生的特大霜災曾導緻冬小麥減産40%,2002年5月東北霜凍造成200萬公頃玉米受損。現代防治技術包括覆蓋保溫、熏煙增溫、噴施防凍劑等,其中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發的「抗霜促生劑」可使作物耐寒性提升3-5℃。

網絡擴展解釋

霜災,指因霜凍(尤其是異常或突發的低溫霜凍)對農作物等造成的危害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拆解

    • 霜:指附着在地表或植物上的微小冰晶,由接近地面的水蒸氣在溫度降至0℃以下時直接凝結而成()。
    • 災:泛指由自然因素(如水、火、幹旱、霜凍等)引發的破壞性禍害()。
  2. 核心定義
    霜災特指霜凍對農業生産的影響,例如在作物生長關鍵期(如開花、結果階段)遭遇低溫,導緻植株組織凍傷、減産甚至絕收()。

  3. 與其他災害的差異
    不同于水災、火災等突發性強災害,霜災通常與特定氣候條件相關,如春秋季的異常降溫,且危害範圍可能隨霜凍強度和持續時間變化()。

  4. 擴展說明
    盡管現代農業可通過覆蓋保溫、熏煙防霜等措施減輕霜災,但其對傳統農業仍具威脅,尤其在缺乏預警系統的地區()。


若需了解具體案例或防治方法,可進一步查閱農業氣象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便坐鼻翅筚路褴褛禀化逼殺采真詞眼螆蛦蹛林鄧穴唔笃而或發耀風概高石割減官屬簡格谫劣解已軍方君谟舊譜款談枯魚銜索老媳婦拉朽摧枯禮愛羅紋紙彌補南渡南音餒士鳥田狃虓藕斷絲長盤錯旁喻陪酒韸子樸誠千呼萬喚千釀倩倩遷升鋭将三正善誘生榮沒哀折數屎蚵蜋首楞水砦似曾絲來線去頌德算壽天生麗質五台山相鄰鄉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