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禽戲的意思、五禽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禽戲的解釋

亦作“ 五禽嬉 ”。相傳為 漢 末名醫 華陀 首創的一種健身術。模仿五種禽獸的動作和姿态,以進行肢體活動。《後漢書·方術傳下·華佗》:“ 佗 語 普 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唐 柳宗元 《從崔中丞過盧少尹郊居》詩:“聞道偏為五禽戲,出門鷗鳥更相親。” 清 周亮工 《病甚扶掖登舟枕上成詩》之二:“難逢一鴈到,空學五禽嬉。”亦省作“ 五禽 ”。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贈魏處士五贶詩·烏龍養和》:“所以親逋客,兼能助五禽。” 清 趙翼 《漫興》詩:“觀書眼漸訛三豕,導氣身将學五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禽戲是中國傳統導引養生功法,由東漢名醫華佗創編,模仿虎、鹿、熊、猿、鳥(鶴)五種動物的動作與神态,結合中醫髒腑、經絡、氣血理論而形成。其核心在于通過肢體運動調和陰陽、疏通經絡,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具體釋義與特點:

  1. 起源與發展
    最早記載于《後漢書·華佗傳》及《三國志》,華佗總結古代導引術,根據動物行為特點創編而成。後世流傳版本衆多,但均以五禽動作為基礎,如虎的威猛、鹿的舒展、熊的沉穩、猿的靈巧、鳥的輕盈。

  2. 動作與功效

    • 虎戲:模仿虎撲、虎舉等動作,重點鍛煉腰背力量,增強肝膽功能。
    • 鹿戲:以鹿奔、鹿抵為主,舒展筋骨,強化腎髒與腰椎。
    • 熊戲:通過熊晃、熊運等動作,調節脾胃,提升肢體協調性。
    • 猿戲:模仿猿提、猿摘,增強心肺功能與反應靈敏度。
    • 鳥戲:如鳥飛、鳥伸,舒展胸肺,平衡呼吸系統。
  3. 養生原理
    五禽戲強調“外動内靜,剛柔并濟”,要求形神兼備。通過模仿動物姿态,刺激經絡穴位,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長期練習可改善體質、延緩衰老。

  4. 現代應用
    現被納入中醫傳統運動療法,廣泛用于慢性病康複及日常健身,其簡化版被國家體育總局推廣為全民健身項目。

五禽戲不僅是一種健身術,更蘊含中醫“天人相應”的思想,通過仿生運動實現身心協調。華佗弟子吳普因堅持練習而長壽,印證了其養生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禽戲》的意思

《五禽戲》是一種古老的健身方法,源于中國古代,通過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來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和健康。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禽戲》的拆分部首是“又”和“礻”,分别表示雙手和神靈,整體字形寓意雙手恭敬崇拜神靈。它總共有十九個筆畫。

來源

《五禽戲》起源于東漢末年,最早由漢代醫藥家華陀所創。華陀觀察到動物的活動具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特點,所以創造了這套練習動作。

繁體

繁體字的《五禽戲》将“戲”字的“剌”換成了“戲”,形狀與簡體字稍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五禽戲》在古代的寫法是類似于簡體字,但是筆畫筆勢略有差别。

例句

練習《五禽戲》對身體有益。

組詞

五行、五谷、熊貓、鳥瞰。

近義詞

養生五禽戲、動物健身操、五禽戲功法。

反義詞

靜坐打坐、瑜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