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盜竊掠奪。《魏書·食貨志》:“ 正光 以後,天下喪亂,遂為羣寇所盜掠焉。”《新唐書·李師古傳》:“﹝ 李納 ﹞通 魏博 以交 田緒 ,盜掠 德州 。”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 法聰 ﹞本 陝右 蕃部之後,少好弓劍,喜遊獵,常潛入蕃國,盜掠為事。”《明史·外國傳九·朵顔》:“ 弘治 初,﹝三衛﹞常盜掠 古北 、 開原 境。”
“盜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ào lüě,指通過暴力或非法手段進行盜竊和掠奪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中的“盜掠”案例,可參考《魏書》《新唐書》等古籍記載。
《盜掠》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非法掠奪、搶劫或竊取他人的財物。這個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盜”和“掠”。
“盜”字的部首是“皿”,它包含13個筆畫;“掠”字的部首是“手”,它包含11個筆畫。
《盜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古時的“盜”和“掠”兩個字組合而成。在繁體中,“盜”字保持不變,而“掠”字被寫作“掠”。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盜掠可分别寫作“盜”和“掠”。這種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1. 他因為盜掠他人財物而被捕入獄。
2. 這個國家正在加大力度打擊盜掠文物的行為。
3. 盜掠行為嚴重破壞了社會公平和正常秩序。
1. 盜賊:指專門從事盜竊犯罪行為的人。
2. 掠奪:指侵占、搶奪他人財物。
3. 盜竊:指秘密、非法地獲取他人財物。
近義詞:
1. 搶劫:指使用暴力手段搶奪他人財物的行為。
2. 偷竊:指秘密地偷取他人財物的行為。
反義詞:
1. 守護:指保護、守衛自己或他人的財物不受侵害。
2. 維護:指維護法律、公平、正義等方面的利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