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斂衽的意思、斂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斂衽的解釋

(1) [check one's clothes]∶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2) [(of woman) show one's respect by tidying up one's dress and sleeves;curtsy]∶指婦女行禮

女斂衽作答

詳細解釋

亦作“ 斂袵 ”。1.整饬衣襟,表示恭敬。《戰國策·楚策一》:“一國之衆,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諸侯斂袵,西面而嚮風。” 晉 陶潛 《勸農》詩:“敢不斂衽,敬讚德美?” 宋 葉適 《李仲舉墓志銘》:“ 深之 少餘二歲,餘從童子戲, 深之 儼然端默,餘慙,為棄戲斂袵。” 明 方孝孺 《深慮論四》:“當七國之時, 周 雖已衰,使有賢主,如 宣王 者復出,赫然奮發,舉 文 武 之遺典而修明之,諸侯有不斂衽而朝者乎。”

(2). 元 以後亦指女子的拜禮。 明 高廉 《玉簪記·假宿》:“我把秋波偷轉屏後邊,何處客臨軒,斂衽且相見。” 清 王韬 《淞濱瑣話·田荔裳》:“女已入内,嚮生斂袵作禮。”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賢良女學校校長 何萬淑 斂衽謹訂。”參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斂衽》、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斂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iǎn rèn,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原指整理衣襟的動作,常用于古代表示對他人的尊敬或莊重态度。例如《戰國策·楚策一》記載:“一國之衆,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描述衆人整理衣襟以表恭敬的禮儀。

  2. 婦女行禮的代稱
    元代以後逐漸演變為專指女子行禮的動作,如《玉簪記》中“斂衽且相見”,以及魯迅《高老夫子》中“何萬淑斂衽謹訂”等用法。


二、用法與演變


三、總結

“斂衽”既保留了古代禮儀中表達敬意的動作,又隨時代發展衍生出性别化的禮儀含義。如需更詳細的古籍例證,可參考《戰國策》《史記》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斂衽

斂衽是一個成語,是指在前輩或上級面前表示恭敬、順從的态度。下面分别來介紹斂衽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含義

斂衽意為低頭彎腰,表示對尊貴或威嚴的人表示敬意或服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斂(忄+佥),忄是心部首,佥是音符。衽(衤+刃),衤是衣部首,刃是刀兵部首。斂衽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斂衽源于《古文觀止》中的《晏子使楚》:“斂衽九土貌。”表示晏子向楚國人謙遜恭敬的樣子。

繁體

斂衽的繁體字為「斂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斂衽的寫法是「歛衽」,「歛」是斂的古體,「斂」是衽的古體。

例句

1. 面對長輩,我們要敬意磕頭,斂衽行禮。

2. 他見到主人的時候,總是斂衽謙恭。

3. 在古代文人雅士的世界裡,斂衽是常見的禮儀之一。

組詞

斂厚、斂歛、斂懷、斂迹、斂軀、斂容、斂庠。

近義詞

敬重、恭順、順從。

反義詞

抗拒、抵抗、違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