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蝗螟的意思、蝗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蝗螟的解釋

蝗與螟。兩種莊稼的害蟲。《呂氏春秋·不屈》:“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為其害稼也。” 唐 韓愈 《答張徹》詩:“刺史肅蓍蔡,吏人沸蝗螟。” 宋 蘇轼 《芙蓉城》詩:“願君收視觀三庭,勿與嘉穀生蝗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蝗螟”是一個漢語詞語,指兩種對農作物危害較大的害蟲——蝗蟲和螟蟲。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具體含義

  1. 害蟲類别
    兩者均為古代文獻中常見的主要農業害蟲。蝗蟲以群體暴食葉片著稱,螟蟲則以蛀入植物内部破壞為特點。

  2. 文獻引證

    • 《呂氏春秋·不屈》提到:“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為其害稼也。”說明古人已明确其危害性。
    • 唐代韓愈《答張徹》詩:“吏人沸蝗螟”,宋代蘇轼《芙蓉城》亦用“蝗螟”代指災害。

三、擴展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古籍引文,可參考《呂氏春秋》《韓愈詩集》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蝗螟的意思和拆分部首和筆畫

蝗螟(huáng mí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蝗”是一個意思是指蝗蟲,是一個昆蟲的名字,它屬于蛾科的一種昆蟲。在字形上,“蝗”字由蟲和黃兩個部首組成,共12畫;

而“螟”也是一個昆蟲的名字,它屬于鱗翅目螟蛾科的一種昆蟲。在字形上,“螟”字由蟲和民兩個部首組成,共14畫。

蝗螟的來源和繁體

蝗螟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對昆蟲的稱呼。在古代漢語中,蝗蟲成災時會造成農民的豐收受損,所以人們對它們進行了命名。

蝗蟲在繁體中文中被稱為"蝗蟲",它是簡化字的繁體字。繁體字中的"蝗"字由蟲和黃偏旁組成,而"蟲"字則由蟲和重疊的昆字旁組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蝗”字與現代一樣由蟲和黃構成。

而“螟”字在古代寫法中是由蟲和民構成。

例句

1. 田裡的蝗蟲成災,農作物幾乎被吃光了。

2. 這個地區經常受到螟蟲的侵襲,農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來防止病蟲害。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蝗災,蝗蟲,蝗害,蝗蝗。

近義詞:蝗蟲,蝗害,蟲災

反義詞:豐收,安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