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唐 馮贽 《雲仙雜記·靈運須》:“ 中宗 時, 安樂公主 五日鬥百草。” 宋 姜夔 《訴衷情·端午宿合路》詞:“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凄涼心事,山雨打船篷。”
(2).謂任職不會長久。即将去職。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懷》詩:“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參見“ 五日京兆 ”。
“五日”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這一用法源于古代傳統節日,常見于詩詞文獻。例如:
源自“五日京兆”典故(漢代張敞因案件牽連即将卸任,仍堅持處理公務),後引申為短暫任期。例如:
日語中“五日”還可表示“五天”或“每月五號”(如五月五日端午節)。中文現代用法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五日意為每月的第五天,源自漢字的組詞方式。漢字中的“五”代表數字5,“日”代表天。在中國的傳統農曆中,一個月有30天,因此每個月的第五天就被稱為“五日”。
“五日”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二(兩點相連)”,部首筆畫數為4+3=7。
繁體字中,“五日”的寫法為「五日」。
古代漢字寫法中,“五日”的寫法為「五曰」,“曰”即為古代表示“日”的字形。
1. 今天是十月五日,我們要慶祝國慶節。
2. 我的生日是每年的五月五日,我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五日沒(指五日無事發生)
五日遊(指五天的旅行)
五日飲食(指每日五餐)
本月的第五天
每月的五號
一日(指每月的第一天)
末日(指每月的最後一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