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汗漫的意思、汗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汗漫的解釋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遊,躡 章亥 之所未迹。”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遊太清。”

(3).漫無标準;不着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砺傳》:“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于‘雜志迩例’的宣言,并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谪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裡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遊汗漫不知所底。” ********* 《迷羊》一:“在湖亭裡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閑行。”參見“ 汗漫遊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汗漫”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廣大無邊際
    指空間或範圍極其廣闊、漫無邊際。例如《淮南子》中“汗漫之宇”即形容浩渺的宇宙。

  2. 渺茫不可知
    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或難以捉摸。如《淮南子》提到“汗漫,不可知之也”,後被引申為仙人名。

  3. 漫無标準/不着邊際
    多用于描述言論或行為缺乏依據、浮泛空洞。如“汗漫之言”指不切實際的話。


二、文學與曆史引用


三、現代用法示例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近義詞包括“浩瀚”“渺茫”“散漫”等,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需注意語境差異,例如“浩瀚”側重體量,而“汗漫”更強調無邊界的模糊感。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引用,可參考《淮南子》《金史》等文獻,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汗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汗漫》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汗水流淌的樣子。它形容汗水充分地流淌并且濕潤胸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汗漫》拆分後的部首為“水”和“心”,其中“水”是左邊的部首,表示和水有相關的意義;“心”則是右邊的部首,表示心情、心境。

《汗漫》的總筆畫數為14畫,具體拆解為:水(4畫)+ 心(4畫)+ 幹(3畫)+ 丷(3畫)。

來源

《汗漫》來自中國古代文人孔尚任的《汗漫集》。該書是一部以詩詞形式表達情感的作品,描繪了作者在事業和生活上的辛勤努力和堅守。

繁體

《汗漫》的繁體字為「汗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漢字《汗漫》沒有太大變化,與現代漢字形态基本一緻。

例句

1. 努力工作後,他的額頭上汗水汗漫而至。

2. 春夏季節,汗漫的樣子經常出現在訓練場上。

組詞

1. 汗流:汗水流淌。

2. 汗流浃背:比喻汗流得很多,背部濕透。

3. 汗洽如漿:汗水像酥油、糊狀的流淌。

近義詞

1. 汗流浃背

2. 汗如雨下

3. 汗如泉湧

反義詞

1. 幹涸無汗

2. 缺乏汗水

3. 幹旱不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