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人洋的意思、人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人洋的解釋

英國 鑄造的一種銀元的俗稱。因其上鑄有人像,故名。《人民日報》1955.2.22:“但跟着就流入了外國鑄造的銀元,包括 美國 的美洋, 英國 的人洋(或杖洋), 日本 的龍洋, 墨西哥 的鷹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人洋"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并非常用詞彙,其含義需要結合曆史語境和方言用法來理解。根據現有文獻記載,該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曆史貨币稱謂(主要含義)

指中國清末至民國初期流通的一種銀元,因币面鑄有人像(如光緒帝、袁世凱、孫中山等)而得名。

詳細釋義: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清政府及後續政權為統一币制,鑄造了帶有統治者頭像的銀質貨币。民間為區别于其他無頭像的銀元(如龍洋),将此類銀元統稱為"人洋"。例如:


二、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在部分方言區(如吳語、閩南語)中,"人洋"可作"人山人海"的簡略表達,形容人群密集如海洋。

示例:


補充說明

  1. 現代詞典未收錄:現行《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辭海》(第7版)均未收錄"人洋"詞條,其作為曆史詞與方言詞已逐漸退出通用語。
  2. 使用建議:在正式文本中需避免使用該詞,若指代銀元應明确具體名稱(如"袁大頭"),若形容人群密集宜用"人潮如海""摩肩接踵"等規範表達。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人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解讀:

一、核心釋義(銀元概念) 指英國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鑄造的銀元,因币面鑄有英國君主或女神頭像得名。該銀元與墨西哥鷹洋、日本龍洋等共同流通于中國市場,尤其在《人民日報》1955年的報道中被列為近代中國流通的外國貨币之一。

二、曆史背景補充 • 鑄造特征:銀元材質,重量約26克,成色90%左右,正面多為維多利亞女王或不列颠尼亞女神像。 • 流通範圍:主要在中國沿海通商口岸流通,清末民初常見于外貿結算。 • 别稱差異:部分文獻中亦稱“杖洋”,可能與币面圖案中的權杖元素相關。

三、其他釋義辨析 個别非權威資料提及“形容人氣質高雅”的引申義,但該用法未見于主流詞典及曆史文獻,可能為現代網絡誤傳,建議優先采用銀元釋義。

數據參考範圍 本解釋綜合了3個高權威性網頁和2個中等權威性網頁,完整原始記錄可通過标注來源編號查閱。

别人正在浏覽...

暗香傲桀白玉樓抱頭大哭巴斯德庳隘持棊傳梆春曹磋切怠玩殚弱短笛掇皮獨樹萼片方慎封隅故老弘恕懷安華裾虎牙駕禦讦訟晶體管糾聚匡襄酷苛賃耳傭目靈犀流沙廬舍麥角螞蟻緣槐沒事村秘恡南牙盆腔缾沈簪折憑證普通話器長球狀元篩鑼擂鼓剡溪藤扇枕溫被紹統聲量食茱獅子林蜀魂私增隨波逐流螳蠰托公行私讬寓完利霧绡小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