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去捆縛。 漢 揚雄 《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 宋 黃庭堅 《秋冬之間鄂渚絕市無蟹今日偶得數枚戲成小詩》之三:“解縛華堂一座傾,忍堪支解見薑橙。” 許地山 《女國士》:“ 寶奴 試自解縛。”
“解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解除束縛或限制,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或現代造句,可參考中的例句及的英文翻譯(如“uncord”)。
解綁作為一個動詞,是指解除束縛、解開捆綁。其拆分部首為解(jiě)和綁(bǎng),解的本義是指解除、解開,綁的本義是指捆綁、捆紮。
解綁一詞的來源可追溯至現代漢語,其特指解除與個體或物品之間的綁定關系,例如解綁手機、解綁電子設備等。它形象地比喻了消除限制、自由行動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解綁被寫作解綁,其中的绁(xiè)表示籠罩在一物上的繩帶。綁則表示綁紮、束縛的意思。
古時候,解綁并無特定的寫法,因為它的含義在古代社會并不常見。
以下是解綁一詞的例句:
1. 他在電腦上解綁了許多不常用的程式。
2. 這種互聯網服務可以隨時進行解綁操作。
組詞:解除、解開、解除枷鎖、解開束縛
近義詞:解除、放開、解放
反義詞:綁定、束縛、約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