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偾轍的意思、偾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偾轍的解釋

覆轍。喻失敗。 梁啟超 《變法通議·學校總論》:“坐是之故,往往有一切新法盡美盡善,人人皆知,而議論數十年不能舉行者,苟漫然舉之,則僨轍立見,卒為沮抑新法者所詬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偾轍"是一個相對罕用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翻覆的車轍,常用來比喻前人失敗的道路或教訓。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與詞源

  1. “偾” (fèn)

    • 本義為覆敗、敗壞。《說文解字》釋為“僵也”,引申為傾覆、倒塌。
    • 例證:《左傳·隱公三年》有“鄭伯之車偾于濟”,指車輛翻覆于濟水。
    •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
  2. “轍” (zhé)

    • 指車輪壓出的痕迹,亦代指車行路線。《說文》注:“車迹也。”
    • 例證:《莊子·人間世》“螳臂當車”中“車轍”即指車輪軌迹。
    •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二、複合詞“偾轍”釋義

“偾轍”由“偾”(覆敗)與“轍”(車迹)組合而成,字面意為翻車後遺留的痕迹,引申為:

例證:

“觀前人之偾轍,可為後事之師。”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三、權威詞典收錄與用例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收錄“偾轍”,釋義為:“翻車的軌迹。比喻失敗的教訓。”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辭源》

    雖未直接收錄該詞,但“覆轍”(與“偾轍”同義)釋為:“翻車的轍迹。喻失敗的教訓。”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四、文化内涵與使用場景

“偾轍”屬書面雅言,多用于:


五、相關概念辨析

經典引用:

“前車覆,後車戒。”

——《漢書·賈誼傳》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1963.
  2.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4.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2015.
  5. 班固. 《漢書》. 中華書局,1962.

網絡擴展解釋

“偾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èn zhé,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 基本釋義
    字面指“覆轍”,即翻車的車轍痕迹。比喻重蹈失敗覆轍或直接指代失敗的結果。該詞常用于形容因盲目效仿舊方法或忽視教訓而導緻的事故或挫折。

  2. 語境運用
    梁啟超在《變法通議·學校總論》中寫道:“苟漫然舉之,則偾轍立見”,意指若倉促推行新政,失敗會立刻顯現。此處強調未經充分準備而行動的後果。


補充說明: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網絡釋義(如查字典)提到該詞有“修整車轅使車輛順暢”的引申義,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與“造車合轍”等成語混淆。建議以《漢語大詞典》及梁啟超原文的釋義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雲篇鼈飲部案怖悸不争參亂菖歜初創大幻丹谿遁肥鈍澀分隊鋒猬風信鷄服侍噶噶高骞溝壘關禁貴科诃佛诋巫黃犬音隳慢交往僦稅喹啉覽觀裡腳手領款燐火緬隔俛诎木頭橛子内原奴虜扒分婆家牽鈎鵲巢鸠主三年之畜閃铄善哉行升除生拼硬湊聲氣射生時款水鬼説士素簡他山攻錯田表缇彀外史吾侪物聯網響振孝衣西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