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炳”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是中國近代著名民間音樂家,本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其核心信息包括:
部分資料提到“阿炳”可形容人聰明伶俐、機智過人,源自戲曲《白蛇傳》中的同名角色。但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多數語境下“阿炳”特指音樂家華彥鈞。
日常使用中,“阿炳”通常指向音樂家華彥鈞,其生平與作品具有重要文化價值;成語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優先參考人物釋義。
阿炳是一個漢字詞語,下面給你詳細解釋一下。
《阿炳》這個詞源自中國民歌《二泉映月》,其中的古筝獨奏者名字叫阿炳,因此《阿炳》一詞被用來形容優秀的琴棋書畫藝術家。
《阿炳》的部首是火,總共有10個筆畫。
《阿炳》一詞最初來源于中國民歌《二泉映月》,在民歌中被用來稱贊琴棋書畫藝術家的高超才華。
《阿炳》的繁體字為「阿炳」,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阿炳」的書寫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現代漢字相似。
1. 他是一位真正的阿炳,無論是繪畫還是音樂都深得人心。
2. 這位年輕的阿炳以其創新的作品在藝術界引起了轟動。
阿炳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一般不與其他詞組合在一起使用。
近義詞尚未找到與「阿炳」相媲美的詞語。
暫無反義詞與「阿炳」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