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釣璜的意思、釣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釣璜的解釋

(1).垂釣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賢相。典出《尚書大傳》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見 呂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雲:‘ 望 釣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呂 佐檢德合,於今 昌 來提。”’” 唐 劉禹錫 《和重題》:“一泛釣璜處,再吟鏘玉聲。”

(2).借指賢臣。 清 顧炎武 《帝京篇》:“側席推幹鼎,回車載釣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釣璜”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曆史典故的詞語,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語本義與典故

“釣璜”指周朝開國功臣姜尚(姜子牙)在渭水邊垂釣時遇周文王的故事。據《尚書大傳》記載,姜尚垂釣所用并非普通魚鈎,而是直鈎(或言以玉璜為餌),并言“不釣魚鼈,獨釣王侯”,最終得遇明主周文王,輔佐其建立周朝基業。此典故後以“釣璜”喻指賢士隱居待時、擇主而事的行為。

二、字義解析

  1. 釣:

    本義為用餌誘魚上鈎,引申為招引、謀取。

  2. 璜:

    古代玉器名,形似半璧。《說文解字》釋:“璜,半璧也”,為祭祀禮器或貴族佩飾。在典故中,“璜”象征高潔品德與非凡才具,姜尚以玉璜為餌,暗喻其志在輔佐明君而非尋常功利。

三、文化引申義

  1. 隱逸待時:

    代指有才之士隱居不仕,等待識才之君。如清代趙翼詩:“耕莘與釣璜,出處本同調”,将伊尹耕莘、姜尚釣璜并稱,喻賢者待機而動。

  2. 君臣遇合:

    象征明君識才、賢臣得遇的理想政治圖景。如《宋史·樂志》載:“釣璜之瑞,兆動周文”,以“釣璜”為天命所歸的祥瑞之兆。

  3. 高潔志向:

    以玉璜為餌,凸顯不慕俗利、志存高遠的品格。後世文人常借此自喻清高,如元代王恽詞:“釣璜标格,凜然一脈神仙裔”。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釋義為“指呂尚釣于渭濱得玉璜,後遇文王事”,并引《尚書大傳》為典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

  2. 《辭源》:

    釋“釣璜”為“周呂尚釣得玉璜,後佐文王”,強調其作為“君臣遇合”典故的文化符號(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3. 考古印證:

    陝西寶雞出土的西周玉璜(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其形制與文獻記載相符,佐證“璜”在周代禮制中的重要地位,為典故提供實物依據。


參考文獻來源:

  1. 《尚書大傳》輯校本(中華書局)
  2.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全元詞》(中華書局)
  4.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官網藏品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釣璜”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君臣際遇、賢才輔國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 拼音:diào huáng()
    • 注音:ㄉㄧㄠˋ ㄏㄨㄤˊ
    • 結構:動賓結構,字面意為“垂釣獲得玉璜”。“璜”是古代半壁形的玉器,象征祥瑞。
  2. 引申義

    • 喻君臣際遇:指賢臣得遇明君,或明君尋得賢臣輔佐()。
    • 借指賢臣:直接代稱德才兼備的輔國重臣()。

二、典故與用法

  1. 出處與背景
    典出《尚書大傳·卷一》:周文王在磻溪偶遇垂釣的姜尚(呂望),姜尚釣得刻有“周受命,呂佐檢德合”字樣的玉璜,預示他将輔佐周室興盛。文王拜其為“尚父”,後姜尚助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2. 文學用例

    • 唐代劉禹錫《和重題》:“一泛釣璜處,再吟鏘玉聲”,以“釣璜”暗喻賢臣功績。
    • 清代顧炎武《帝京篇》:“回車載釣璜”,借指君主招攬人才。

三、總結

“釣璜”既承載了“君臣相得”的理想政治寓意,也常用于贊頌賢臣的德行。其典故體現了中國古代對人才與明主相遇的推崇,兼具曆史厚重與文學美感。

别人正在浏覽...

拔樹搜根禀施渤海琴稱奇道絶刀豆倒睨牒書惡劍二享煩匮诽訿逢君之惡高分子灌夫罵坐國公過目成誦函洛畫荊诘戎治兵計結極目驚怛酒膽久陪玃如看家口傳心授狂獧誇異跨躍勞動教養蓮房六職籠臿龍門筆法露胔名卿巨公冥搜迷誘木侯女角氣鼓鼔七貴五侯起捐情禅齊虛鵲巢鸠佔瑞牒試巴獅吼堂時暮識鎖世态守喜摅舒台座吞炭外來無拘無縛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