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跨騰跳躍。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十五:“輿馬相跨躍,賓從共矜驕。”
(2).超越,跳過。《花城》1981年第5期:“我答應她,跨躍理想破滅後的頹喪,去開創新生活。”
“跨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uà yuè,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跨騰跳躍
指物理意義上的跨越或跳躍動作,常見于描述人或動物的動态。例如南朝梁代江淹的詩句“輿馬相跨躍,賓從共矜驕”,描繪了車馬奔騰跳躍的場景。
超越或跳過
比喻克服障礙、突破限制,常用于抽象層面的進步或突破。如《花城》中的例句:“跨躍理想破滅後的頹喪,去開創新生活”,強調精神層面的超越。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跨躍”既可用于具體動作,也可表達抽象突破,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
跨躍,是一個動詞,意為邁過、越過。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足”,第二個部首是“虧”,總共有13個筆畫。
這個詞來源于漢語,也可以繁體寫作“踞躍”。在古代漢字中,跨躍可以寫作“踞躍”,字形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一些例句如下:
1. 他輕盈地跨躍過河流。
2. 運動員努力練習,最終跨躍了一米高的欄杆。
一些與“跨躍”相關的詞彙有:
1. 跨過:意為邁過、越過,與跨躍的意思相似。
2. 跳躍:意為跳過、躍過,也表示迅速移動到一個位置。
3. 穿越:意為穿過、通過,描述在障礙物或地域中移動。
一些與“跨躍”相反的詞彙有:
1. 阻擋:意為阻止、攔住,相反于越過或跳過障礙物。
2. 繞過:意為繞過、避開,表示不直接越過或穿越障礙物而選擇其他路線。
使用标題(h标籤)和段落(p标籤)來排版文章,可以使内容更加清晰易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