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起捐的意思、起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起捐的解釋

征收捐稅。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救荒·公督私藏法》:“有田有舖之家,既經起捐登簿,簿上須註明總結米若幹石,總結錢若幹千,其總簿存於公家收存。” 清 柯悟遲 《漏網喁魚集》:“又有紅粉稅,即火藥,亦要挨戶硬捐。又按田起捐,每畝捐錢五十文。”《文明小史》第九回:“捐局是奉旨設立的,他們不開市倒有限,他們不起捐,就是違背朝廷的旨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起捐”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境的經濟類複合詞,通常指某項捐稅政策開始執行的時間節點或征收标準。該詞由動詞“起”(開始)與名詞“捐”(賦稅)構成,常見于清代至民國時期的財政文書。根據《漢語大詞典》對“捐”的釋義,其核心含義為“舊時賦稅的一種”,而“起”在此處引申為“起始、征收的基準點”。

從用法上看,“起捐”多用于描述稅制規則,例如“田畝起捐”指按土地面積開始計征稅款,“銀元起捐”則指以貨币單位作為征稅計算标準。近代文獻《清會典事例·戶部》曾記載:“各省厘金起捐章程,須報部核準備案”,印證了該詞在官方文書中的規範性使用。

需特别說明的是,隨着現代稅制改革,“起捐”已逐漸被“起征點”“免征額”等專業術語替代,但在研究經濟史、法制史領域仍具有學術價值。當代《經濟大辭典》在“稅制沿革”條目中亦引證過該詞彙的曆史應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起捐”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一、現代常用含義:發起募捐

指為公益或慈善事業募集資金或物資,強調集體力量。

二、曆史文獻含義:征收捐稅

多見于清代文獻,指政府或機構強制征收稅款。

詞素解析

注意:現代語境多指慈善募捐,曆史語境則側重征稅。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世不易搏激鮊鮮不解衣裁旨傳統文化大謀不謀倒氣叮泠頓頑度市腹腸襆囊浮漚工薪族衮球故作高深寒痙澔汗互為因果嬌逸季弟階基錦繡江山九溟來源靈質鄰曲旅揖麻将帽釘門範瞥眼間平分秋色披頭跄跭敲鑼賣糖,各幹一行器彩情義绮纨之歲人魚若下酒儒玄深宵時激實權詩帖疏绌蜀道說唱松風騰跣托熟妄匠碨壘梧檟鮮水銷價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