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钓璜的意思、钓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钓璜的解释

(1).垂钓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贤相。典出《尚书大传》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见 吕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钓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吕 佐检德合,於今 昌 来提。”’” 唐 刘禹锡 《和重题》:“一泛钓璜处,再吟鏘玉声。”

(2).借指贤臣。 清 顾炎武 《帝京篇》:“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钓璜”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词语,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词语本义与典故

“钓璜”指周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子牙)在渭水边垂钓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据《尚书大传》记载,姜尚垂钓所用并非普通鱼钩,而是直钩(或言以玉璜为饵),并言“不钓鱼鳖,独钓王侯”,最终得遇明主周文王,辅佐其建立周朝基业。此典故后以“钓璜”喻指贤士隐居待时、择主而事的行为。

二、字义解析

  1. 钓:

    本义为用饵诱鱼上钩,引申为招引、谋取。

  2. 璜:

    古代玉器名,形似半璧。《说文解字》释:“璜,半璧也”,为祭祀礼器或贵族佩饰。在典故中,“璜”象征高洁品德与非凡才具,姜尚以玉璜为饵,暗喻其志在辅佐明君而非寻常功利。

三、文化引申义

  1. 隐逸待时:

    代指有才之士隐居不仕,等待识才之君。如清代赵翼诗:“耕莘与钓璜,出处本同调”,将伊尹耕莘、姜尚钓璜并称,喻贤者待机而动。

  2. 君臣遇合:

    象征明君识才、贤臣得遇的理想政治图景。如《宋史·乐志》载:“钓璜之瑞,兆动周文”,以“钓璜”为天命所归的祥瑞之兆。

  3. 高洁志向:

    以玉璜为饵,凸显不慕俗利、志存高远的品格。后世文人常借此自喻清高,如元代王恽词:“钓璜标格,凛然一脉神仙裔”。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为“指吕尚钓于渭滨得玉璜,后遇文王事”,并引《尚书大传》为典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2. 《辞源》:

    释“钓璜”为“周吕尚钓得玉璜,后佐文王”,强调其作为“君臣遇合”典故的文化符号(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

  3. 考古印证: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玉璜(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其形制与文献记载相符,佐证“璜”在周代礼制中的重要地位,为典故提供实物依据。


参考文献来源:

  1. 《尚书大传》辑校本(中华书局)
  2.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全元词》(中华书局)
  4.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官网藏品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钓璜”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君臣际遇、贤才辅国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 拼音:diào huáng()
    • 注音:ㄉㄧㄠˋ ㄏㄨㄤˊ
    • 结构:动宾结构,字面意为“垂钓获得玉璜”。“璜”是古代半壁形的玉器,象征祥瑞。
  2. 引申义

    • 喻君臣际遇:指贤臣得遇明君,或明君寻得贤臣辅佐()。
    • 借指贤臣:直接代称德才兼备的辅国重臣()。

二、典故与用法

  1. 出处与背景
    典出《尚书大传·卷一》:周文王在磻溪偶遇垂钓的姜尚(吕望),姜尚钓得刻有“周受命,吕佐检德合”字样的玉璜,预示他将辅佐周室兴盛。文王拜其为“尚父”,后姜尚助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2. 文学用例

    • 唐代刘禹锡《和重题》:“一泛钓璜处,再吟鏘玉声”,以“钓璜”暗喻贤臣功绩。
    • 清代顾炎武《帝京篇》:“回车载钓璜”,借指君主招揽人才。

三、总结

“钓璜”既承载了“君臣相得”的理想政治寓意,也常用于赞颂贤臣的德行。其典故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人才与明主相遇的推崇,兼具历史厚重与文学美感。

别人正在浏览...

嗷啕饱经风霜本头儿抽彩大段玳瑁编德句疐跋地崩山摧敌地东观陡然法玛富岁高飞远走古态孩儿菊浩郁狩槐宸祸源茧卜解怨金酒九道救饥拯溺絶冥开容开元钱看中喟然长叹哭庙隆贷卵蒜駡话鸣谢摸苏扑噜前车可鉴窍领穰浩日下无双荣幸入钹如诉如泣丧惘十目所视手不乾净霜歌私忧速旤岁俸偷狗戏鸡外强中乾完富未焚徙薪吻角无经物色戊寅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