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摅舒的意思、摅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摅舒的解釋

發抒。《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藴積,死不恨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摅舒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摅”與“舒”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兩字的原始義項及曆史文獻用例綜合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典籍的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溯源

  1. 摅(攄)

    • 本義:散布、抒發。《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摅”,但《康熙字典》引《玉篇》釋為“舒也,散也”,《漢語大詞典》标注其核心義為“抒發;表達”,如班固《西都賦》“摅懷舊之蓄念”。
    • 引申義:傳播、騰躍(見《廣雅·釋诂》)。
    • 本義:伸展、展開。《說文解字·予部》:“舒,伸也。”
    • 引申義:從容、緩和(如《詩經·野有蔓草》“舒窈糾兮”)。

二、複合詞“摅舒”的釋義

“摅舒”屬同義複合詞,強調“抒發使暢達”的動态過程,具體包含兩層含義:

  1. 抒發情感或思想

    指将内心積郁的情感、思緒充分表達出來,使之舒展通暢。

    • 典籍例證:

      《文選·班固〈答賓戲〉》:“獨攄意乎宇宙之外。”李善注:“摅,舒也。”此處“摅意”即“摅舒心意”。

      《漢語大詞典》釋“摅舒”為“發抒,舒展”,引清代恽敬《答伊揚州書》:“如先生振而勖之,則摅舒之樂當何如?”

  2. 施展才能或抱負

    引申指才能、志向的施展與實現。

    • 典籍例證:

      明代唐順之《與王堯衢書》:“使此心無所摅舒,耿耿至今。”此處強調抱負未能舒展。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定義:“摅舒:發抒,舒展。”引清恽敬書信用例。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官方數據庫 http://www.hanyudacidian.cn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對“舒”的注解:“舒,伸也。從舍從予,予亦聲。”奠定“舒展”本義。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文選》(梁·蕭統編)

    班固《答賓戲》及李善注,印證“摅”與“舒”的互訓關系。

    (來源: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 https://www.nlc.cn

  4. 《康熙字典》(清·張玉書編)

    引《玉篇》“摅,舒也”及《廣雅》“摅,張也”,明确二字同義關聯。

    (來源:中華書局影印本)

四、語義演變與使用場景

“摅舒”屬書面雅言,多見于漢至清代的詩文、書劄,現代漢語已罕用。其核心語義始終圍繞“内在狀态的向外舒展”,既可指情感宣洩(如憂思摅舒),亦可指才能施展(如壯志未摅),具有鮮明的動态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摅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使臣得一散所懷,摅舒蘊積,死不恨矣。” 這是曹植向魏明帝上疏時所述,表達希望抒發内心積郁的懇切之情。

三、字形與詞義分析

  1. “摅”:本義為舒展、發散,如《說文解字》中釋為“摅,張也”。
  2. “舒”:意為伸展、展開,引申為從容地表達(參考對“舒”的詳細解析)。 兩字組合後,強調通過語言或行動充分表達内心的情感或思想。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常見于文學、曆史研究或引用古籍時。

别人正在浏覽...

阿黎耶識傲岸白醉拔樹撼山背禮悲喪奔赴别籍異財步士赤箭叱列伏淳化動舉法定代表人房禦紛葩富侈負進撫摸赴險如夷丐貸高飛遠翔刮刮拶拶犷盛鹖冠火鬥湖泊僵踞甲乙丙丁假肢解棼集居鏡匳勁銳進賢車急簌簌均産勑額鬎鬁柳葉篆毛氄濛濛模特兒木構内叙弄麞慊闊曲線美髯麗三闾小玉深潭霜署署額水德宿恨威行威刑肅物邪嬖洗垢求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