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诽訿的意思、诽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诽訿的解釋

見“ 诽訾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诽訿(fěi zǐ)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惡意诋毀、毀謗他人。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釋義與詞性


二、字形與構詞分析

  1. “诽”(fěi):
    • 從言、非聲,本義為“背地議論是非”,引申為“惡意指責”。
    • 《說文解字》:“诽,謗也。”
  2. “訿”(zǐ):
    • 同“訾”,從言、此聲,意為“诋毀”“非議”。
    • 《廣雅·釋诂》:“訾,毀也。”
  3. 複合結構:

    “诽”與“訿”為近義聯合,強調用言語惡意貶損他人。


三、文獻例證與權威引用

  1. 古代典籍:

    • 《墨子·修身》:“谮慝之言,無入之耳;诽訿之語,無出之口。”

      (不聽讒言,不說毀謗之語)

    • 《漢書·灌夫傳》:“蚡所愛倡優巧匠之屬,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傑壯士與論議,腹诽而心謗。”

      (“腹诽”即内心诽訿,後引申為“腹诽心謗”)

  2. 權威辭書:

    • 《漢語大詞典》:

      “诽訿:毀謗,非議。”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11卷第2頁。

    • 《古代漢語詞典》:

      “诽訿:诋毀,诽謗。”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386頁。


四、近義詞辨析


五、現代使用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诽訿”已被“诽謗”“诋毀”等詞取代,多見于研究古文獻或特定語境。其核心語義仍保留于法律術語“诽謗罪”(《刑法》第246條)中,指故意散布虛假事實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4. 《墨子》《漢書》經典注疏本

網絡擴展解釋

“诽訿”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角度信息的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源與用法

3.與“诽謗”的差異

4.注意事項

如果需要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咨詢語言學專家,以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按軍白劄子半懂不懂半周刊弊絶風清藏收長赳赳差若毫厘,謬以千裡出處進退春力畜妻楚薮電威兒郎訪索鳳臆恭敬桑梓耇耋刮馬兒鼓兵海軍衙門韓掾宏簡槐火話舊黃帝冢環駭嘩然胡天驚矍拘禁開眼界潰瘍辣酥酥麗冊烈酷曆險離章魯靈光殿拏訛盤貨蒲葵情巧侵挪曲頭傷口首施兩端手奏綏遠淘伴梯仙筒中布頭主箨質外像武車霞錯顯慶辂小鹢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