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貢的意思、地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貢的解釋

出自土地的貢物、賦稅。《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灋,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職,以令地貢,以斂財賦,以均齊天下之政。” 鄭玄 注:“地貢,貢地所生。”《周禮·地官·大司徒》:“乃分地職,尊地守,制地貢,頒職事焉。” 鄭玄 注:“制地貢謂九職所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地貢”是中國古代賦稅制度中的一個術語,核心含義為出自土地的貢物或賦稅。根據文獻記載和解釋,其具體内容可歸納如下:

1.核心定義

“地貢”指古代從土地産出的物品中征收的貢賦或稅收,屬于早期賦稅形式之一。其征收依據通常是土地的自然産出物(如糧食、特産等),而非貨币。

2.文獻出處

3.曆史作用

作為“九職所稅”的一部分,地貢制度旨在平衡不同地區的物産差異,通過征收實物稅滿足國家財政需求,同時體現“因地制宜”的治理思想。

4.現代延伸

在現代語境中,“地貢”偶爾被用于文學或比喻性表達,例如描述對土地的奉獻(如“為生養她的土地貢獻一縷芳香”),但其原意仍與古代賦稅制度緊密關聯。

如需更詳細的古代賦稅制度研究,可參考《周禮》及相關注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地貢(dì gòng)這個詞源于漢語,屬于名詞類詞語。下面将分别介紹地貢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和筆畫: - 部首:土(tǔ) - 筆畫:5畫 來源: 地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制。地貢是指地方上向中央政權納貢的物品或物資,以示忠誠和對中央統治的臣服。 繁體字形: 地貢的繁體字形為「地貢」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地貢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然而,我們常見的現代寫法即為「地貢」。 例句: 1. 根據曆史記載,古代諸侯國每年都要向中央朝廷納送地貢。 2. 地方政府需要按照規定向中央上報地貢的情況。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地方貢品、納貢、朝貢、國貢 近義詞:納貢、進貢 反義詞:領貢 以上是關于地貢這個詞的簡要介紹。如有其他需要了解的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