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表草的意思、表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表草的解釋

表文的草稿。《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琰 從 訓 取表草視之。”《太平廣記》卷二四引《仙傳拾遺》:“ 大曆 中, 西川 節度使 崔寧 ,嘗有密切之事差人走馬入奏,發已三日,忽於案上文籍之中,見所奏表浄本猶在,其函中所封,乃表草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表草"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臣子向君主呈遞奏章時撰寫的草本稿件。該詞由"表"與"草"二字構成:

  1. "表"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臣下給君主的奏章",源自《釋名·釋書契》"下言于上曰表"的記載,特指下級對上級的正式文書。
  2. "草"在《漢典》中解釋為"初步的文稿或書法的草體",如《後漢書·樊宏傳》"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書寫,毀削草本"所述,凸顯非正式文稿屬性。

曆史應用中,表草作為奏章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需經曆三次修改:初稿稱"草表",經潤色為"潤草",最終定稿方為"正表"。此程式見于《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的分類體系。

該詞在文化引申層面,常比喻未公開的原始政治意見,如宋代趙昇《朝野類要》記載"翰林學士撰述文詞,皆須具草進呈,謂之表草",反映古代文書制度的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表草”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區分,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漢語詞彙原義(曆史文獻用法)

指表文的草稿,即古代奏章、文書的未定稿。該釋義源自《三國志》《太平廣記》等典籍:

二、現代流行文化引申義

特指韓劇《花樣男子》(2009年)中具俊表與金絲草(又名杉菜)的CP組合簡稱,韓文寫作“표디”(表+草的韓語發音組合)。這一用法屬于粉絲圈層内的特定稱呼。


補充說明

  1. 注意混淆項:部分網頁提到“表草”被誤釋為成語(如比喻表面柔弱實則堅韌),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與《詩經》中“蒹葭”意象混淆。
  2. 使用場景:學術或曆史文獻中需采用“表文草稿”釋義;娛樂讨論中則多指代劇中角色CP。

别人正在浏覽...

敗迹遍體庳惡避債台昌阜蟬聯朝名市利賨旅怠厭道君倒裝門調眼色對局朵雲返錦發踴沖冠奮不顧身坩貝羅拱動官鈔鼓竦函關穢濫溷辱舉國一緻巨函攬結藍田種玉墚塬離綻覼舉漫灌銘注缗繦辔筴漂說評定清浏欽嘉漆桶底脫柔雌鞣酸三瓦兩舍三宅删補賞狎山頽省用足財獸罟術衢儵煜厮徒瑣秩特賜推筴脫崗尉氏五音詳奏滊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