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妖的意思、石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妖的解釋

指石言、石鳴等難以解釋的自然現象。《洪範五行傳》認為是輕百姓所緻,是上天對統治者濫用民力的警告,或為戰亂的預兆。 清 高兆 《觀石錄·己未臘夜跋》:“大開山,日役民一二百人……自戊申迄今一紀,伐鑿之禍未息,近《五行》石妖雲。”參閱《漢書·五行志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石妖"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文化内涵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考據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将"石"定義為"構成地殼的礦物質硬塊","妖"則指"反常怪異的事物或現象"(卷三,頁1247)。二字組合最早見于唐代志怪文學,如段成式《酉陽雜俎》載:"山精石妖,惑人視聽"(中華書局校注本,2018),指代自然界中具有靈性的石質精怪。

二、文學形象 在明清小說體系中,"石妖"特指修煉成精的靈石,如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七所述:"靈石千年,吸日月精華,化形為妖,能言人語"(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校勘本)。這類形象多承載着"物老成精"的民間信仰,反映古人對自然現象的人格化解讀。

三、民俗信仰 民俗學者烏丙安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指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頁178),部分地區的"石敢當"信仰與石妖傳說存在文化關聯,認為特殊形态的岩石具有驅邪鎮妖的功能。這種雙重屬性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物性—靈性"的辯證認知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石妖”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解釋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及自然現象記載,具體分析如下:

1.基本定義

“石妖”指石頭發出聲音(石言)或産生鳴響(石鳴)等難以用常規自然規律解釋的現象。這類現象在古代被視為異常征兆,常與政治、社會變動相關聯。

2.文獻來源與解釋

3.文化内涵

古代将石妖現象與政治倫理結合,認為統治者若違背天道(如苛待百姓),便會通過此類異象示警,體現了“天人感應”思想。

4.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石妖”作為成語,比喻“表面強大、内在脆弱”的人或事物。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語境謹慎使用。

“石妖”的核心含義指向古代對自然異象的神秘化解讀,具有曆史與文化的雙重研究價值。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洪範五行傳》《漢書·五行志》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殺卑順邊驿搏弊昌阜陳錫饬修大嚼但願如此地學夏令營繁鬧飛謗匪色告揖個輩搆精關東糖官修過程寒房杭紗河陽橋環蛇華陽洞靜泊襟襼緝學句矩魁蛤拉朽摧枯廉夫利澤孿生子馬解妙力磨砻砥砺凝練潘溢裴滿陪斬骈阗青汗清監輕敲緩擊阙乏染毫折登聖眷壽潛書不盡意蔬菲説理文說鐵騎兒頌貌隨寓隨安塘墳妥妥當當忨愒吳二娘仙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