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險惡的世道。《韓非子·有度》:“此數物者,險世之説也。而先王之法所簡也。” 晉 葛洪 《神仙傳·老子》:“其遵 老子 之術者,皆外損榮華,内養生壽,無有颠沛於險世。”
“險世”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險世”指險惡的世道,形容社會動蕩、危機四伏的時代環境。該詞由“險”(危險、險惡)和“世”(時代、世道)組合而成,整體強調社會環境的不安定性。
二、文獻引用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形容亂世、危機時代,例如:“身處險世,智者隱退以避禍”。
四、相關詞彙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和現代詞典的定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韓非子》《神仙傳》等文獻。
《險世》是一個詞語,主要指代在世界上處于危險、困難和動蕩的時期或環境。這個詞常用來形容當前社會狀況的艱難和危險程度。
《險世》的拆分部首是阝和山,阝表示鄉,山表示地勢高起的地方,象征困難。它的總筆畫數是10。
《險世》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并在現代漢語中廣泛使用。
《險世》的繁體字為「險世」。
在古代,漢字「險世」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以下是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
険世
1. 這個國家正面臨着一個險世,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克服困難。
2. 他在險世中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
1. 難險
2. 險局
3. 險情
4. 險境
1. 危險
2. 艱險
3. 動蕩
4. 困難
1. 平安
2. 安全
3. 穩定
4. 安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