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彈曲的意思、彈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彈曲的解釋

猶司直。專門負責糾察官吏不法行為的官員。《三國志·吳志·孫晧傳》“是歲姦情發聞,伏誅”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俶 表立彈曲二十人,專糾司不法,於是愛惡相攻,互相謗告。彈曲承言,收繫囹圄,聽訟失理,獄以賄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彈曲”是由動詞“彈”與名詞“曲”組合而成的漢語詞組。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彈”指用手指或器具撥動、敲擊樂器,如“彈琴”“彈奏”;“曲”則指有旋律節奏的音樂作品,如“樂曲”“曲調”。二者組合後,“彈曲”指通過樂器演奏樂曲的行為,常見于傳統音樂場景,例如古琴曲《廣陵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演繹均屬“彈曲”範疇。該詞在《中國音樂術語辭典》中被定義為“以弦樂器表現曲譜的藝術形式”。

網絡擴展解釋

“彈曲”是一個古代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讀音為dàn qǔ,指古代專門負責糾察官吏不法行為的監察官員,職能類似“司直”。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吳志·孫晧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的記載。

二、曆史背景 三國時期東吳曾設置此職,據記載:

  1. 孫皓在位時,官員陳聲(字俶)提議設立彈曲二十人,專職監察官員違法行為;
  2. 實際執行中因官員互相誣告、司法腐敗等問題,導緻“獄以賄成”(審判結果被賄賂左右)。

三、構詞解析

注:該詞屬于生僻曆史術語,現代漢語已不再使用,相關記載主要見于《三國志》及其注疏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捱擠挨肩擦背百無禁忌巴拿馬運河備注不刊之典不落窠臼策高足唱善闡釋出口春莺啭電閃雕楹敦恪阜生鹳鵝古貨閨客侯者黃花箋惠然肯來火精甲科疾疢機對井陉關樛木舅太太俊鹘淩夷六街龍質孿生子闾室沒有不散的筵席明制磨塼成鏡畝制匹士籤題騎曹青玉案熱熟堯舜飒爽英姿山廠四坐畋漁鶗鴂推賞外體蔚成風氣微雕磈砢文燭湘妃相攜仙人蓋曉以大義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