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壯的意思、骁壯的詳細解釋
骁壯的解釋
勇猛強壯。《宋書·孝義傳·蔔天生》:“ 天生 始受戎任,甫造寇壘,而投輪越塹,率果先騰,驍壯之氣,嘉歎無已。”《隋書·炀帝紀上》:“﹝ 大業 五年六月﹞辛亥,詔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驍壯、超絶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禦四科舉人。”
詞語分解
- 骁的解釋 骁 (驍) ā 好馬。 勇健:骁勇。骁将(刵 )。骁悍。骁健。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 壯的解釋 壯 (壯) à 大,有力,強盛:強壯。壯士。壯心。壯烈。壯美。兵強馬壯。 增加勇氣和力量:壯膽。壯行(妌 )。以壯聲勢。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四川、貴州等省(舊作“僮”):壯
網絡擴展解釋
“骁壯”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身體強健、勇猛威武。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詞義構成:由“骁”和“壯”兩個漢字組成。
- 骁(xiāo):本義指良馬,引申為勇猛、威武。
- 壯(zhuàng):表示強壯、健碩,也可指氣勢強盛。
- 整體含義:形容人兼具勇武與強健的特質,常用于描述體魄強健、行動果敢的個體。
2.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見于古代典籍,如《宋書》中“骁壯之氣,嘉歎無已”,形容将士的勇猛;《隋書》提到選拔人才時,将“膂力骁壯”作為标準之一。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表達,強調身體與氣質的雙重強健。
3.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勇猛、健壯、雄壯。
- 相關概念:古代常以“骁勇善戰”“兵強馬壯”等詞搭配使用,突顯武力或群體實力。
4.權威典籍佐證
- 《宋書·孝義傳》和《隋書·炀帝紀》均以“骁壯”描述人物特質,印證其曆史語境中的重要性。
總結來看,“骁壯”是一個兼具力量感與英勇色彩的詞彙,適用于曆史、文學或對人物特質的高度褒揚。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宋書》《隋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骁壯的詞義和拆分
詞義:骁壯(xiāo zhuàng)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體魄強健、體力充沛,身體健壯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骁(馬部)+ 壯(土部)
《骁壯》的來源和繁體
來源:《骁壯》由《說文》一書提出。《說文》是西晉時期許慎編寫的一部漢字字典。
繁體字:響壯(xiǎng zhuàng)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古時候的“壯”字有“⺝”的寫法,而“骁”字也有不同的構造。
例句
1. 他的身體骁壯得像一頭雄獅。
2. 他們經過長期的鍛煉,變得更加骁壯有力。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骁勇(xiāo yǒng)、壯麗(zhuàng lì)、壯烈(zhuàng liè)
近義詞:強壯、健壯、結實
反義詞:衰弱、虛弱、瘦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