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疾疢的意思、疾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疾疢的解釋

(1).病害。《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孟孫 惡 臧孫 , 季孫 愛之…… 臧孫 曰:‘ 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 孟孫 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規谏太子》:“但悅意取容, 臧孫 方以疾疢;犯顔逆耳,《春秋》比之藥石。”

(2).泛指疾病。 晉 劉琨 《答盧谌書》:“譬由疾疢彌年,而欲一丸銷之,其可得乎?”《隋書·經籍志三》:“醫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術者也。” 明 宋濂 《贈惠民局提領仁齋張君序》:“苟失其養,内感於七情,外感於六氣,而疾疢即生焉。” 清 恽敬 《祭張臯文文》:“綿綿疾疢,言與死鄰。”

(3).弊病,毛病。《後漢書·左雄傳》:“ 漢 初至今,三百餘載,俗浸彫敝,巧僞滋萌,下飾其詐,上肆其殘……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見非不舉,聞惡不察,觀政於亭傳,責成於朞月,言善不稱德,論功不據實,虛誕者獲譽,拘檢者離毀。”

(4).猶疾苦,困苦。 宋 蘇轼 《縣榜》:“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膚而淪骨髓矣,然猶慊然憂下民之疾疢,無良劑以全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疾疢”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綜合解析:

1. 病害
本義指因外部因素(如氣候、蟲害)引發的植物或自然損害,後引申為對人體疾病的隱喻。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以“疾疢”比喻政治關系中的隱患。

2. 泛指疾病
作為“疾病”的統稱使用,涵蓋生理與心理層面的病痛。如《隋書·經籍志》提到“醫方者,所以除疾疢”,強調醫學的救治功能。晉代劉琨書信中亦用此詞描述長期病痛。

3. 社會弊病
用于批判政治或社會問題,如《後漢書·左雄傳》指責官員“與同疾疢”,将官僚腐敗比作病症。蘇轼在《縣榜》中延伸指民生困苦,體現詞義的文學化擴展。

4. 困苦境遇
清代恽敬《祭張臯文文》用“綿綿疾疢”形容生活艱難,此處詞義已超越生理疾病,指向精神或物質層面的長期困境。

詞源解析:
“疢”本義為熱病(《說文解字》),與“疾”組合後強化了疾病概念,後經文學化使用衍生出抽象含義。該詞的演變反映了漢語從具體到抽象的詞義擴展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疾疢》?

《疾疢》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疾病,特指嚴重的疾病或難治的疾病。它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嚴重的疾病”。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疾疢》的部首是疒。它擁有13個筆畫。

來源

《疾疢》此詞的來源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根據研究,它可能是由“疾”和“疢”這兩個字合并而成。

繁體

《疾疢》的繁體字為“疾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這個詞的拼寫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它可以寫作“疾疢”或“疿”。

例句

1. 他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醫生說這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疾病,所以他隻能接受長期的治療。

2. 這種疾病已經成為他的困擾多年,他急需找到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

組詞

疾病、痛疾、百病、心疾、頑疾、怪疾、煩疾等。

近義詞

重症、惡疾、兇疾、大病等。

反義詞

輕症、小病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