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畋漁的意思、畋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畋漁的解釋

(1).打獵和捕魚。《逸周書·文傳》:“畋漁以時,童不夭胎。”《晉書·羊祜傳》:“﹝ 祜 ﹞在軍,常輕裘緩帶,鈴閤之下,侍衛不過十數人,而頗以畋漁廢政。”《北史·魏鹹陽郡王坦傳》:“﹝ 坦 ﹞性好畋漁,無日不出,秋冬獵雉兔,春夏捕魚蟹。”

(2).指捕魚。《晏子春秋·問上十》:“節飲食,無多畋漁,以無逼川澤。” 元 柳貫 《題臨本捕魚圖》詩:“畋漁樂業廼如此,休養真堪遂生息。”

(3).指打獵。《舊唐書·忠義傳下·甄濟》:“﹝ 濟 ﹞少孤, 天寳 中,隱居 衛州 青岩山 ,人伏其操行,約不為畋漁。”

(4).比喻泛覽博涉。 唐 劉禹錫 《劉氏集略說》:“益與曹輩畋漁於書林,宵語途話,琴酒調謔,一出於文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畋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ián yú,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字面含義

  1. 打獵與捕魚
    指兩種傳統生産活動,常見于古籍。例如《逸周書·文傳》提到“畋漁以時”,強調遵循自然規律進行漁獵。

  2. 側重捕魚或打獵

    • 在《晏子春秋》中,“畋漁”特指捕魚,如“無多畋漁,以無逼川澤”。
    • 在《北史·魏鹹陽郡王坦傳》中則側重打獵,“秋冬獵雉兔,春夏捕魚蟹”。

二、引申含義

  1. 比喻泛覽博涉
    指廣泛涉獵知識或技能,類似“博覽群書”,如漢典中提到的比喻用法。

  2. 成語的批評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定義為成語,表示“沉迷享樂而忽視責任”。例如:“若耽于畋漁之樂,恐荒廢正業。”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


三、古籍用例


“畋漁”的核心含義為漁獵活動,具體側重需結合上下文。其引申義(如批評享樂、比喻博學)多依賴語境,需謹慎使用。如需考證古籍,建議參考漢典()及《逸周書》《晉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畋漁》的意思

《畋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田間耕作和釣魚。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畋”和“漁”。

部首和筆畫

《畋漁》的第一個字“畋”字的部首是田,它是一個獨立成字的部首。它共由5個筆畫組成。

《畋漁》的第二個字“漁”字的部首是水,它是一個獨立成字的部首。它共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畋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畋》字來源于《說文解字》,而《漁》字則來自于《爾雅》和《說文解字》。

繁體字中,“畋”字的寫法為“畑”,而“漁”字的寫法為“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一些差異。《畋漁》這個詞在古代寫作“畋魚”。雖然字形不同,但其意思與現代的寫法相同。

例句

1. 農村的人們經常在周末前往田間畋漁,享受大自然的甯靜。

2. 父親教會我如何漁翁得利,在漁船上度過了美好的畋漁時光。

組詞

畋舞(田間舞蹈)、漁翁(釣魚歲寒時節的人)、農漁(農田和漁場)。

近義詞

田獵(田野中打獵)、垂釣(通過丢魚線來釣魚)。

反義詞

廠商(從事制造或銷售商品的商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