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恪的意思、敦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恪的解釋

敦厚謹慎。 明 宋濂 《故朝列大夫蘇公墓志銘》:“公性敦恪,尚風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恪"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敦"與"恪"二字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敦"本義為厚道、誠樸,《說文解字》釋為"惇,厚也",後引申出勤勉、專注之意;"恪"源自《爾雅·釋诂》,指恭敬謹慎,《尚書·盤庚》有"恪謹天命"的用例,強調對天命的敬畏态度。

二字合用時,"敦恪"具有雙重意涵:其一指品德層面的敦厚敬慎,《詩經·大雅》中"敦彼行葦"與《周禮·天官》"恪慎匪懈"可互為印證;其二指行為層面的勤勉恭謹,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敦行不怠,恪守其職",可見其作為處世準則的實踐意義。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士大夫階層的道德操守,如《漢書·循吏傳》載"敦恪守禮,堪為世範",現代則常見于書法題跋、家訓典籍等傳統文化載體,體現中華文明對道德實踐的雙重要求。

注:參考來源依據《漢典》字源解析(https://www.zdic.net/)、《國學大師》古籍數據庫(http://www.guoxuedashi.com/)、《說文解字注》數字化版本(https://ctext.org/)等權威辭書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敦恪”是一個由“敦”和“恪”組成的複合詞,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行或性格特征。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敦恪”意為敦厚謹慎,強調為人既厚道誠懇,又嚴謹守禮。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宋濂的《故朝列大夫蘇公墓志銘》:“公性敦恪,尚風義”,用于描述人物性格中的質樸與自律結合的特質。

二、單字解析

    • 本義為厚道、笃實,如“敦厚”“敦聘”;
    • 引申為誠懇、重視,如《禮記》中“敦善行而不怠”。
    • 表示謹慎、恭敬,如“恪守”“恪遵”;
    • 強調對規則或道德的嚴格遵守。

三、用法與語境

“敦恪”多用于古文或正式文體,描述人的内在修養: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文獻或特定文化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辦給保國會扁扁伯俞采斿殘荒慘遭沖散出阃鹑鷃杵聲錯開達夫蹈儛釣聲鵝湖風媚豐倩感恩懷德高研河間幻想曲魂質胡謅亂說簡帙驕貴焦石節短接防讦問疾風迅雷局量軍吏老悴勞勞穣穣燎輝靈辰磨濡佥屬秋蕖權相聖洗射頻實心實意筮擇水會疏脊述容黍絲鎖國堂屋騰空梯迳挺走塗轍畏附微畫吳帶當風小瘦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