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句對的意思、當句對的詳細解釋
當句對的解釋
詩文對偶體式的一種。一句中自成對偶。 宋 洪邁 《容齋續筆·詩文當句對》:“ 唐 人詩文,或於一句中自成對偶,謂之當句對。蓋起於《楚辭》‘蕙烝’‘蘭藉’、‘桂酒’‘椒漿’、‘桂櫂’‘蘭枻’、‘斲冰’‘積雪’。自 齊 梁 以來, 江文通 、 庾子山 諸人亦如此。”《滄浪詩話·詩體》“有就句對” 郭紹虞 校釋:“又曰當句對。如 少陵 ‘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
詞語分解
- 當的解釋 當 (⑩噹) ā 充任,擔任:充當。擔(乶 )當。當之無愧。 掌管,主持:當家。當權。當政。 正在那時候或那地方:當時。當代。當初。當今。當即(立即)。當年。當街。當院。 面對着:當面。當機立斷。首當
網絡擴展解釋
“當句對”是中國古典詩文中的一種對仗形式,指在同一句中某些詞語自成對偶,形成句内對仗。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當句對又稱“句中對”,屬于對仗的一種特殊形式。其特點是在同一句子内,通過詞語的相互呼應或對比構成對偶,無需依賴上下句的對仗。例如李商隱詩句“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幹”中,“池光”對“花光”、“日氣”對“露氣”均屬句内對仗。
2.曆史淵源
此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楚辭》,如“蕙烝蘭藉”“桂酒椒漿”等句内對偶。唐代詩人王勃、杜甫、白居易等廣泛使用,宋代洪邁在《容齋續筆》中正式提出“當句對”名稱。
3.典型例句
- 王勃《滕王閣序》:“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瓯越”(“三江”對“五湖”,“蠻荊”對“瓯越”)。
- 白居易詩:“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東澗”對“西澗”,“南山”對“北山”)。
- 杜甫詩:“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飛鹭晚悠悠”(“小院”對“回廊”,“浴凫”對“飛鹭”)。
4.藝術效果
當句對能增強句子的節奏感和平衡美,同時通過密集的意象對比,營造出更豐富的意境。例如“野水自添田水滿,晴鸠卻喚雨鸠歸”中,自然景象的疊加與動态變化被濃縮在一句之内。
5.注意事項
部分非權威資料誤将“當句對”解釋為成語(如、5),實則為古典文學術語,需以權威文獻(如《容齋續筆》、漢典)為準。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細節,可參考洪邁《容齋續筆》及唐代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當句對(dāng jù duì)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在某種情況下兩個句子成對出現,形成一種特定的語言結構。
拆分部首和筆畫:當句對的拆分部首為“彳”和“對”。其中,“彳”是指“走”的意思,是一個常見的部首;“對”是指“對方”的意思。在筆畫方面,“彳”部的筆畫數為三畫,而“對”部的筆畫數為八畫。
來源:當句對這個詞最早出現于《漢語大詞典》,是在對特定情況下的句子結構進行總結和歸納時提出的一個概念。
繁體:當句對的繁體寫法為「當句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當句對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狀和寫法發生了變化。
例句:他們一路上聊了很多有趣的話,形成了一對當句對。
組詞:可以根據需要組成其他詞語,比如“對對當當”。
近義詞:暫時沒有找到與當句對意思完全相同的近義詞。
反義詞:暫時沒有找到與當句對意思完全相反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