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與 墨 家學派創始人 墨子 的并稱。亦指儒 墨 二派。《韓非子·顯學》:“ 孔 墨 之後,儒分為八, 墨 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 孔 墨 。 孔 墨 不可復生,将誰使定世之學乎?”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今文學言治則稱 堯 舜 ,道行則言 孔 墨 ,授之政則不達。”《梁書·本紀總論》:“慕名好事,崇尚浮華,抑揚 孔 墨 ,流連 釋 老 。” 唐 韓愈 《讀<墨子>》:“ 孔子 必用 墨子 , 墨子 必用 孔子 ,不相用,不足為 孔 墨 。”
“孔墨”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與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的合稱,也代指儒、墨兩大思想流派。以下是詳細解釋:
“孔墨”一詞最早見于《韓非子·顯學》,其中提到“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指孔子和墨子作為兩大顯學的代表人物,其學派在後世分化演變。該詞既指兩位思想家本人,也涵蓋其創立的儒家和墨家思想體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孔子或墨子的具體思想,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哲學研究著作。
《孔墨》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孔和墨。
孔指的是孔子,即孔子之孔,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創立了儒家學派,被後世奉為聖人。
墨指的是墨水,是一種用于書寫的黑色液體,常用于毛筆書法。
因此,《孔墨》這個詞是指孔子的學說和墨水,也可以泛指儒家學說和書法藝術的結合。
孔字的部首是子,總共有四畫。
墨字的部首是土,總共有四畫。
《孔墨》的繁體形式為「孔黧」。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孔墨》為例,古代的寫法是:
孔:丂六立一丿
墨:山冂冂匸
1. 學子們在課堂上深入研究孔墨的思想,以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2. 他用筆墨執着地追求着孔墨之美,希望成為一名出色的書法家。
儒家、儒學、儒家思想、墨迹、墨汁、墨蹟、墨寶
書畫、文墨、文化藝術
字紙、白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