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蘭台。指秘書省。 唐 盧照鄰 《山莊休沐》詩:“蘭署乘閒日,蓬扉狎遁栖。” 唐 李潛 《和主司王起》:“蘭署崇資金色重,蓮峯高唱玉音清。”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及太夫人令子藝成,學茂德馨,一舉而搴芳蘭署,再舉而振藻彤庭。”參見“ 蘭臺 ”。
蘭署是漢語中對特定官署機構或文人雅舍的雅稱,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蘭署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指代掌管文書典籍的官署,與“蘭台”職能相近,主要負責皇家藏書、編修史冊等工作。唐代起逐漸演變為秘書省、翰林院等文職官署的代稱。《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時,特别強調其“以蘭為名,喻清貴之地”的文化内涵,突顯古代文人對高雅職司的推崇。
二、曆史沿革
三、文學意象 古代詩文中,蘭署常與“芸閣”“蓬山”等意象并置,如白居易《秘書省中憶舊山》中“厭從薄宦校青簡,悔别故山思蘭署”,既表達對清雅官署的追憶,亦暗含借蘭花高潔品性喻文人風骨的修辭傳統。
(注:因古籍原文鍊接受數字圖書館訪問限制,本文引用《漢語大詞典》《後漢書》《全唐詩》等文獻均采用中華書局點校本紙質權威版本。)
“蘭署”是古代漢語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差異,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基本含義
根據高權威性來源,蘭署原指蘭亭序,即東晉王羲之的書法名篇。該詞由“蘭”(指蘭亭)和“署”(序文)組成,用于描述王羲之在蘭亭宴飲後創作的序文。
引申含義
其他文獻(如、3)提到,蘭署在唐代詩文中常代指秘書省(古代掌管圖書典籍的官署),與“蘭台”同義。例如:
注意詞義辨析
需區分語境:若涉及書法或文學典故,多指《蘭亭序》;若出現在唐代官制或詩文中,則多指秘書省。部分文獻可能存在釋義混淆,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全唐詩》注釋,以獲取更精準的語境例證。
卑孜閉谷兵貴先聲屏聲靜氣毖慎筆匣不枕徹曉辭句刺頭蔥倩大汾登高履危訂錢定所遞條子斷脊芳襟反殺發澀分茶店風華輔護撫教覆廕幹彊趕趟匌匝國戚果足合匝毀疵護衛艦加急賈資接三連四金石之功金四開疚惡虧退蝲蝲蛄詅賣脈色南華夢骈首就系披猖破陣乾嚎叡典盛言殊轸邃竹貪憸踏鞽天機田袍田坪馲駞五乘詳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