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鼗鼓和木铎。古代察賢和征詢民意時用。
“鼗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拼音:táo duó()
構成:由“鼗鼓”和“木铎”兩種古代器具組合而成。
用途:主要用于古代政治活動中,如察訪賢能和征詢民意()。
鼗鼓
木铎
如需進一步了解“铎”的構字演變,可參考的詳細分析。
《鼗铎》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táo duó,意為古代一種打擊樂器,類似于鼓。
《鼗铎》的部首為金(jīn),由“銀”和“助”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8。
《鼗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用于描述一種打擊樂器。在古代,鼗铎常常用于宗教儀式或慶典活動中,通過敲擊發出聲音。
《鼗铎》的繁體字為「鼗鐸」。
在古代,漢字《鼗铎》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鼗”一字就有多種不同的寫法,如「䰪」、「䰫」、「陶」等,更加體現了古漢字的豐富多樣性。
1. 古代的宗教儀式中常常使用鼗铎來增添莊嚴和神秘感。
2. 孩子們敲打着鼗铎,歡快地唱着歌曲,歡慶着新年的到來。
1. 鼗樂:指以鼗铎為主要樂器的音樂。
2. 铎音:指鼗铎所發出的聲音。
類似于《鼗铎》的詞語有「鼓」、「鑼」。
與《鼗铎》相對的詞語可能是「靜寂」、「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