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教的意思、外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教的解釋

*********稱佛教以外的儒、道九流為外教。《梁書·武帝紀下》:“川流難壅,人心惟危,既乖内典慈悲之義,又傷外教好生之德。”參見“ 内教 ”;參閱《廣弘明集·道安<二教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外教

指受聘于中國境内教育機構從事教學工作的外國籍教師。該詞為“外國教師”或“外籍教師”的簡稱,特指在幼兒園、中小學、高等院校或語言培訓機構等,以非母語(如英語、法語等)為教學語言傳授知識或技能的外國籍教育工作者。

核心釋義與特征

  1. 國籍屬性

    須持有外國護照,且通常不具備中國國籍。其資質需經中國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并取得合法工作許可。

  2. 教學職能

    主要承擔語言類課程(如英語口語、寫作)或專業課程(如國際課程體系下的數學、科學),側重跨文化交際與實踐能力培養。

  3. 聘用形式

    分為長期全職聘任與短期項目合作兩類,需符合《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标準》中“外國專業人才(B類)”的相關規定。

常見認知誤區辨析

權威來源參考

  1. 教育部《外國教師聘用管理辦法》對資質與聘任程式的規定(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301/t20230115_1033468.html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對“外籍”與“教師”的複合詞義界定(www.cp.com.cn/book/cb7f4b3f-9.html

注:釋義綜合政策規範與語言學權威工具書,側重社會通用性定義,不涵蓋特定機構内部稱謂。

網絡擴展解釋

“外教”一詞的解釋可從曆史淵源和現代含義兩個維度展開:

一、曆史淵源(佛教術語) 最早見于《梁書·武帝紀》,佛教徒将儒、道等非佛教流派統稱為“外教”,與“内教”(佛教)相對。這一用法帶有宗教文化對比的語境,如“既乖内典慈悲之義,又傷外教好生之德”。

二、現代含義(教育領域) 現多指外籍教師或教練,即來自其他國家、以教授語言/技能/文化為職業的非本地人。具體特征包括:

  1. 身份屬性:具有外國國籍,常見于語言學校、國際學校或專業領域(如體育國家隊教練);
  2. 教學優勢:提供純正語言環境(如英語發音)、跨文化視角(如節日習俗分享);
  3. 職能擴展:不僅教授語言,還可能涉及風俗習慣、專業經驗等文化交流。

補充說明:現代語境中,“外教”常特指英語母語國家教師,但實際涵蓋小語種教師等多領域外籍專業人士。選擇外教時需注意其資質認證,部分機構可能存在“無證上崗”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

暗将抱疹鼻坳布達佩斯才貌兼全赤潑潑剉碓達曙搭膝低隘分晰改錯幹麨剛疏公本官契合口呼煥耀畫石霍曶獲偶假兩檢省積谷防饑井宿緊脈今文經學苴杖科學家狂疏窟藏勞動強化廬伍賣履分香毛女洞碼錢煤氣燈陌上歌鵬遊飄風批駁憑系牽頭清标青犢清慧啓手試日識時首航束缊請火厮徒刓琢窪陷無極烏亮下門相賊仙葩小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