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賜頒的意思、賜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賜頒的解釋

賞賜。《周禮·天官·酒正》:“掌酒之賜頒,皆有灋以行之。” 賈公彥 疏:“雲賜頒皆有法以行之者,謂以酒頒羣臣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賜頒是由“賜”與“頒”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君主、尊長或上級向下級、臣民鄭重地賞賜、授予物品或恩典,強調行為的莊重性與恩惠自上而下的傳遞。以下從詞典學角度詳細解析:

一、分字釋義

  1. 賜(cì)

    《說文解字》釋為“予也”,指上位者給予下位者恩惠、財物或榮譽。如《禮記·曲禮》載:“三賜不及車馬”,體現尊卑關系中的賞賜行為。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2. 頒(bān)

    《康熙字典》引《周禮·天官》注:“頒,分也”,本義為分發、公布,後引申為君主發布诏令或賞賜。如《孟子·告子下》“頒爵祿”,即指分封賞賜。

    來源:《康熙字典》酉集下·頁部

二、複合詞釋義

“賜頒”融合二字之義,特指權威主體以正式、公開形式向下授予恩賞,常見于古代官方文書與史籍:

三、用法特點

  1. 主體權威性:行為主體多為帝王、朝廷或尊長,體現權力層級。

    例:《宋史·禮志》載:“凡大祭祀,禮成則賜頒胙肉于群臣。”

  2. 對象廣泛性:賞賜對象可包括臣僚、百姓甚至外邦。

    例:《明史·食貨志》:“災荒之年,朝廷賜頒粟米以赈饑民。”

  3. 形式莊重性:常伴隨儀式或文書,如“賜頒诰命”“賜頒玺書”。

四、典籍出處佐證

五、近義辨析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2.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灣“教育部”,2015)
  3.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 《康熙字典》(中華書局影印本,2010)
  5. 《宋史》《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賜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ì bān(注音:ㄘˋ ㄅㄢ),其核心含義為賞賜并正式頒發,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用法與語境

  1. 古代用法
    多用于描述君主對臣子的賞賜行為。如《周禮·天官·酒正》記載:“掌酒之賜頒,皆有灋以行之”,指按制度分發賞賜的酒類。
  2. 現代擴展
    可泛指正式授予獎勵、文件或榮譽,如“公司賜頒年度優秀員工獎”。

與其他詞語的關聯


權威來源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哀敬白費口舌保光寶瑞筆音昌亭旅食車艙車轍傳草吹哨春搜辍水慈兄滌煩子底行笃慮甘炰廣角鏡頭估衒壞廢灰容土貌魂飛膽落艱險狡慧交親籍叢诘吉光精熟繼往開來紀弦疾言寬假冷焰列城淩壓劉永福龍潭爐鼎目牛無全泥駁屏廢鋪牌慶餘球體如醉方醒散參示儆絲羅隨人俯仰貪妄天産同軌王隅嵬然五易向國香客線軸蕭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