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城邑;邊塞城堡。《左傳·僖公十五年》:“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東盡 虢略 ,南及 華山 ,内及 解梁城 ,既而不與。”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汝水》:“ 楚 盛 周 衰,控霸南土,欲争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舊唐書·德宗紀下》:“ 吳少誠 非次擢用,授以節旄,秩居端揆之榮,任總列城之重。”
(2).指城邑長官。 宋 陸遊 《喜小兒輩到行在》詩:“傳聞賊棄兩京走,列城争為朝廷守。”
“列城”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城邑或邊塞城堡
指古代用于防禦的城池或邊疆要塞。例如《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北魏郦道元《水經注》也提到楚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鞏固邊防。
城邑長官
引申為管理城邑的官員,如《舊唐書》中“任總列城之重”即指官員的職責。
列城(Leh)
位于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現為印度實際控制。該城曆史上屬吐蕃王朝,居民以藏族為主,84%信仰藏傳佛教,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人口11.76萬(2001年數據)。
《列城》一詞是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中的一個稱謂,用來描述故事中一個城堡、城市或社區。這個詞同時也可指代大規模的、複雜的社會體系。
《列城》的拆分部首是“刂”和“土”,分别位于左邊和右邊,分别代表刀和土地兩個概念。
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11畫。
《列城》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這部小說于18世紀中葉由曹雪芹撰寫,描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間複雜糾葛的故事。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是以「列」和「城」兩個字來表示的。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而《列城》在古時候的寫法是「厰城」。字形中的“厰”代表一個大型建築物,而“城”表示城市、城堡。
1. 在《紅樓夢》中,《列城》描繪了華麗而複雜的家族社會。
2. 雖然失去了財富,但是賈寶玉曾經生活在《列城》之中,享受過榮華富貴。
1. 同義詞:城市、都市、都邑
2. 反義詞:鄉村、農村、農舍
3. 組合詞:巨城、古城、外城
以上是關于《列城》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内容。【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