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弦的意思、紀弦的詳細解釋
紀弦的解釋
紀弦(1913- ) : 詩人。祖籍陝西,生于河北清苑。曾參與創辦《新詩》月刊。後在香港編輯《國民日報》副刊,并任國際通訊社翻譯。1948年到台灣,曾創辦《詩志》(後改《現代詩》)等。1976年旅居美國。著有詩集《愛雲的奇人》、《摘星的少年》、《晚景》等。
詞語分解
- 紀的解釋 紀 (紀) ì 記載:紀年。 * 。紀行(妌 )。紀實。紀念。紀傳(刵 )體(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人物傳記為中心叙述史實,“紀”是帝王本紀,“傳”是其他人物的列傳)。紀事本末體(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
- 弦的解釋 弦 á 系在弓背兩端的、能發箭的繩狀物:弓弦。弦韋(“弦”指弓弦,“韋”是獸皮,弦緊皮軟,喻性子急緩不同。古人佩弦來警戒自己的性緩,佩韋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後遂用“弦韋”喻朋友的規勸)。弦月(農曆每月初
網絡擴展解釋
"紀弦"的解釋需從人物和姓名兩個角度分析:
一、人物:紀弦(1913-2013)
本名路逾,祖籍陝西,生于河北清苑,是中國台灣現代詩壇奠基人之一。
- 文學貢獻
- 創辦《現代詩》季刊并組建"現代派",主張"橫的移植"理論,推動台灣現代詩運動。
- 與覃子豪、鐘鼎文并稱"台灣詩壇三老",詩風兼具哲理與創新,代表作包括《愛雲的奇人》《摘星的少年》。
- 生平軌迹
- 早年活躍于上海文壇,曾參與創辦《新詩》月刊,與戴望舒等人交遊。
- 1948年移居台灣從事教育,1976年旅居美國,晚年卧床仍保持創作熱情。
二、姓名寓意
- 紀:本義為整理絲線頭緒,引申為準則、法度,象征秩序與傳承。
- 弦:原指弓弦或樂器絲線,暗含張力與韻律,常被賦予藝術敏感度。
組合後寓意"堅毅果敢、兼具理性與創造力",在命理中被認為象征事業成功與精神豐盈。
注:如需了解更多作品細節或詩學理論,可參考《現代詩》季刊及人民網相關紀念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紀弦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紀和弦兩個字。
紀弦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弓,纟表示纖維,弓表示樂器上的弓弦。
紀弦的筆畫數是9畫,紀6畫,弦3畫。
紀弦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樂器,用于指代樂器上的弓弦。
紀弦的繁體字為紀弦。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紀的古寫法為"糸-i音",意為絲繩;弦的古寫法為"千十虍",意為千絲之弦。
以下是紀弦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熟練地彈奏着琴,指尖輕輕觸動着紀弦。
2. 音樂家用心調節紀弦的張力,使音色更加動人。
3. 那位小提琴家能夠通過紀弦傳遞出深情的旋律。
紀弦這個詞沒有明确的組詞,但可以與樂器、音樂等相關詞語搭配使用。
紀弦的近義詞可以是琴弦、絲弦。
紀弦的反義詞可以是斷弦、雜音。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