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軌的意思、同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軌的解釋

(1).車轍寬度相同。《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2).引申為同一、一統。《漢書·韋玄成傳》:“四方同軌,蠻貊貢職。” 顔師古 注:“同軌,言車轍皆同,示法制齊也。”《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所以不親戎事,或以同軌無敵,或以懦劣偷安。” 胡三省 注:“天下混一,則車同軌·書同文。” 清 王韬 《亞洲半屬歐人》:“如圖富強之術,而使東西之同軌合轍者,要不外乎此。”

(3).指古代 華夏 諸侯國。《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 杜預 注:“言同軌,以别四夷之國。” 漢 班固 《白6*虎通·崩薨》:“天子七月而葬,同軌必至。”《舊唐書·李珏傳》:“今遵同軌之會,適去於中邦;告遠夷之使,未復其來命。”

(4).謂同路而行。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東都湖城東遇孟雲卿因為醉歌》:“豈知驅車復同軌,可惜刻漏隨更箭。”

(5).比喻方法、法則等相同。《韓非子·八奸》:“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文選·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 李善 注引 劉德 曰:“人道既然,仰視天道,又同法也。” 南朝 齊 謝鎮之 《與顧道士書》:“葢聞佛之興世也,古昔一法,萬界同軌。”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同軌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同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本義:車轍寬度相同

    • 這是“同軌”最原始、字面的意思,指古代車輛兩輪之間的距離(軌距)相同。在古代,車轍寬度一緻是道路暢通、車輛能夠順利通行的基礎條件。
    • 引申義:象征國家統一、政令通行無阻。當不同地區的車輛能在同一條道路上行駛(即“同軌”),意味着這些地區處于同一個政權的有效統治之下,法令能夠統一實施。這是國家統一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引申義:遵循相同的法度、規範或标準

    • 由“車同軌”引申而來,泛指事物遵循相同的法則、制度、标準或規範。它強調一緻性、統一性。
    • 例如:在文化、制度、技術标準等方面要求“同軌”,意味着要求統一,避免差異帶來的混亂或不便。

核心理解: “同軌”的核心在于“統一”和“一緻”。無論是物理上的車轍寬度統一,還是抽象層面的制度、标準統一,都強調消除差異,實現協調、貫通和有效的治理或運作。它常與“車同軌”以及更廣為人知的“書同文”(文字統一)并列,作為中國古代(尤其是秦朝)推行中央集權、實現國家大一統的重要象征和政策。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同軌”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隨語境變化,主要涵蓋曆史、文化及現代引申用法。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車轍寬度相同
    原指古代車輛兩輪間距統一,便于在标準化道路上行駛。這一概念源于《禮記·中庸》的“車同軌”,象征國家統一後的制度規範。例如,秦朝推行“車同軌”政策,既便利交通,也強化中央集權。

  2. 引申為“同一、一統”
    通過車軌統一,進一步指代政治、法制的統一。如《漢書》提到“四方同軌,蠻貊貢職”,強調國家疆域内制度一緻。

二、曆史與文化内涵

三、現代引申義

作為成語,“同軌”形容目标、方向或行動一緻,如團隊協作或政策協調。例如:“兩國經濟改革同軌并行,促進了區域合作”。

四、典型例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禮記》《漢書》等典籍,或參考語言學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辦具飽醋生補蓺晨事馳兵愁怅穿中記純壹醋葫蘆催生婆大闆車刁鬥地積方舸防空軍輔邑蓋臧感化根本豪宦患難與共揀罷伎船唶惋羁梏及門金剛努目驚鲵九原丈人籧蒢巨公忼慷客鬓寬令蠟子兩虎相鬥淩風舸曆書祿豢論解麥英命酒抹油嘴納亨牛屋偏惰品笛掐出水來乾坤再造僑寄铨簡三名三高贖愆屬姓棠郊成政蛙鬧晩夕尉官危聳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