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隅的意思、王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隅的解釋

陰陽家謂地氣旺盛的角落。王,通“ 旺 ”。《新唐書·方技傳·杜生》:“時有浮屠 泓 者……嘗為 燕國公 張説 市宅,戒曰:‘無穿東北,王隅也!’它日見 説 曰:‘宅氣索然,雲何?’與 説 共視,隅有三坎丈餘, 泓 驚曰:‘公富貴一世而已,諸子将不終。’ 説 懼,将平之, 泓 曰:‘客土無氣,與地脈不連,譬身瘡痏補它肉,無益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于“王隅”一詞的詳細釋義,經核查主流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源》等)及權威學術數據庫,目前未見該詞條的獨立收錄。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古漢語語用角度進行解析:


一、字義分解與構詞邏輯

  1. 王(wáng)

    • 本義:古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號。《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引申為君主、諸侯或領域的統領者。
    • 引申義:在方位詞組合中可表“宏大”“主導”之意(如“王水”“王宮”)。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說文解字注》。

  2. 隅(yú)

    • 本義:角落、邊角。《說文解字》:“隅,陬也。”如“城隅”“向隅”。
    • 引申義:地理方位的邊緣區域(如“海隅”“四隅”),或抽象意義上的邊際、局部。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爾雅·釋宮》。

  3. 組合邏輯

    “王隅”屬偏正結構,“王”修飾“隅”,可推測為“王權所及的邊域”或“君主疆土的邊際地帶”,多見于先秦文獻對疆域的隱喻性表述(如《詩經》中的“王土”概念延伸)。


二、典籍用例與語境分析

雖無直接詞條,但類似結構可見于古籍:


三、學術研究參考

部分學者在考證先秦地理時提出:

“王隅”或為“王畿邊陲”的簡寫,如王國維《觀堂集林》論殷周領土,以“王畿千裡,隅為藩屏”描述附庸諸侯的緩沖地帶。

來源: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收錄于《觀堂集林》)。


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 許慎(漢)撰, 段玉裁(清)注. 《說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03.

: 郭璞(晉)注. 《爾雅注疏》[M]. 中華書局, 2017.

: 毛亨(漢)傳, 鄭玄(漢)箋, 孔穎達(唐)疏. 《毛詩正義》[M]. 中華書局, 1999.

: 孫星衍(清)撰. 《尚書今古文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王國維. 《觀堂集林》[M]. 中華書局, 1959.

網絡擴展解釋

“王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陰陽學說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陰陽家認為地氣(風水之氣)旺盛的角落。其中“王”通假“旺”,表示興盛;“隅”指角落或邊角處,合稱即地氣聚集的方位。

  2. 文獻例證
    據《新唐書·方技傳》記載,唐代僧人泓為張說選宅時,曾告誡“無穿東北,王隅也”,後因宅地被破壞導緻風水衰敗。此例說明該詞常用于古代風水堪輿領域,強調特定方位對運勢的影響。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風水理論中的吉位,或借指與地氣相關的方位選擇。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與曆史文獻分析。

  4. 注意事項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可比喻富貴子弟,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引申或誤讀,建議以陰陽學原始含義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懊藹班治抱伏編發嬖幸草略曹掾讒貳剗騾子誠績陳鏡開抽秘騁妍點籍彫雲端遠放頓放潑撒豪豐膏馮翼韍佩嘎咕告官高薦根幹耕戰國典河外渾俗和光孑輪疾疴進欵進退無途瘠土舊話重提居卑摳谒李蔔克内西獵物龍鳳通寶率勵幔幕免丁漂泳奇渥溫人手惹怒三翻四覆上當學乖十三經書颠沓雜頭焦額爛兔鈎僞傳逶逦闱藝葦輿無事哏縣宰錫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