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遍的意思、大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遍的解釋

亦作“ 大徧 ”。 唐 宋 大曲用語。遍,樂曲的一套。每套大曲由十餘遍組成,凡完整演唱各遍的,稱大遍。 唐 元稹 《琵琶歌》:“《涼州》大徧最豪嘈,《六幺》散序多籠撚。”《新唐書·禮樂志十二》:“《涼州曲》,本 西涼 所獻也,其聲本宮調,有大遍、小遍。”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三:“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虛催、實催、袞遍、歇指、殺袞,始成一曲,此謂大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遍”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作為形容詞短語

表示範圍極廣、遍及各處,強調事物分布的廣泛性或程度的全面性。例如“消息傳遍全國”可引申為“大遍天下”。


二、唐宋音樂術語

特指唐宋大曲的完整演奏形式,具有專業背景:

  1. 結構特點:大曲由十餘個樂段(稱為“遍”)組成,包含散序、靸、排遍、入破等不同段落,完整演奏所有樂段即稱“大遍”。
  2. 曆史記載:唐代元稹《琵琶歌》提到《涼州》大遍的演奏風格,宋代《碧雞漫志》詳細描述其結構。
  3. 對比概念:與“小遍”相對,後者可能指簡略版或部分樂段演奏。

補充說明

“遍”字本義為“走遍”,後引申為“全部經曆”(如“讀一遍”)或“曲調段落”(如大曲中的“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遍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覆蓋廣泛或遍及大地。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首先是“大”字部首,表示大小或程度;其次是“遍”字部首,表示遍及或到處。其中,“大”字部首由3個筆畫組成,而“遍”字部首由6個筆畫組成。 該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寫法。在古代,大字的造字形式是由人象形和人形合一而演變而來的。而遍字則是由辶和扁合寫而成的,辶表示行走,扁表示覆蓋或遍及。 《大遍》一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大遍」。 以下是一些關于大遍的例句: 1. 這本書的内容涵蓋了大遍的知識領域。 2. 他的影響力大遍全球,人們無不受到他的啟發和鼓舞。 一些以「大遍」為組詞的詞語包括:大遍洋、大遍地、大遍野。 一些與「大遍」近義的詞語有:廣泛、普遍、遍及。 沒有明确與「大遍」相反或反義的詞語。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